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百科 → 健康成长 → 正文

善待胆怯的孩子

更新:09-13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胆怯俗称胆儿小,是很常见的一种心理反应,在独生子女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即使在成人中也很常见,只是成人更善于掩饰罢了。胆怯也是一种个性特征,无所谓好与坏,切不可认为没有丝毫的胆怯就是完美的个性。?牐?

不少父母在谈到孩子胆怯时,常常忧心忡忡,一筹莫展:担心孩子不敢大声说话,将来怎么闯天下,忧虑孩子难诉委屈,将来可能不会保护自己,怀疑孩子一时的退缩会无法面对未来激烈的竞争。虽然做父母的顾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对胆怯的认识有失偏颇。家长需要站在孩子的立场,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对待他们,用孩子的标准来判断衡量他们。孩子声低并不一定代表胆怯自卑,声高并不一定代表勇敢自信,否则,何以解释孩子一时的腼腆、害羞呢?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认识相当有限,一时的回避退缩在所难免。只要胆怯没有使孩子感到不快乐,没有使孩子失去自信,没有阻碍孩子求知探索,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如果孩子真的在很多时候,在很多事情上常表现得畏惧、退缩,不愿主动去尝试,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话,那么,这个孩子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胆怯。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必不知所措,更不需要给孩子贴上胆怯的“标签”,这样做无济于事。父母惟一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走出胆怯,而不是大声指责、嘲笑孩子,因为孩子已经面临困惑,这样做只是雪上加霜。

胆怯的孩子,在家或幼儿园易受到外界的忽视或歧视,孩子会感到自卑,越是自卑越不敢抬头大声说话,以致恶性循环。我们可以耐地告诉孩子:“不用怕,有我们帮助你。”孩子会从家长的话中感受到关爱和信任,这对孩子消除自卑非常重要。而耐心地听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做到有的放矢。

我们要消除孩子的胆怯,需多鼓励孩子。开始,孩子只要有一些进步,哪怕声音不如家长期望的那么大,都要给予热情和真诚的鼓励,孩子在我们的反复鼓励中,产生被认可、被接受的感觉,增强了大声讲话的信心,有助于消除讲话时的紧张感。

多与老师沟通,争取老师的帮助也很重要。请老师给予孩子必要的关怀,多鼓励孩子。胆子小的孩子在群体中易被忽视,而且孩子最相信老师的权威,最相信老师的评价。所以,尽量争取老师的帮助就非常重要的。

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与同龄人接触。如请邻居或同班较熟悉的小朋友到家里玩,或与孩子们一同走进大自然,积极创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孩子的个性可以尽情展露,也利于他高声讲话、笑闹、蹦跳,无所顾忌。另外,还可以让孩子给亲朋好友打电话。

利用角色游戏让孩子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扮演的角色,因势利导,避免用枯燥乏味的说教。天下没有引导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教育。?牐?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利于克服胆怯行为。我们不必事事抢在孩子前面,不必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们可以明白地告诉孩子他们应负责的范围。我们不妨表现得很无助、很衰弱,非常需要孩子的照顾,逐渐让孩子担负起一定的责任,把责任的接力棒传到孩子的手中。有责任心的人能自觉克服胆怯行为。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让孩子照顾弱小或年幼的孩子时他会很感兴趣,完全忘记了胆怯。有的女孩子胆怯,可一旦成为母亲,要肩负保护、照顾孩子的责任时,胆怯一扫而光。这不正说明责任可以战胜胆怯吗?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6_3909.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