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百科 → 健康成长 → 正文

疟疾的健康中医外治法

更新:09-20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流行感冒的中医外治法]【外治法】 风寒感冒 1.葱白头、生姜各30克、食盐6克,白酒1盅,将前3味药共捣烂呈糊状,入酒调匀,用纱布包紧,涂擦前后背、手足心及腘窝,涂擦1遍后,让患者安卧,一般30分钟后即有汗出。...+阅读

疟疾,又称“打摆子”。奎宁是治疟疾的特效药,但它有一定的副作用,且肝炎病、心脏病、体质十分虚弱、过敏体质者,以及孕妇等又当禁用。碰到这样的病人,可用外治法治疗。

1.生苍术、白芷、川芎、肉桂、常山各等量,研末,加麝香或五香末少许,棉裹或薄纸裹,于发作前2小时塞鼻。左右两侧更换,以鼻有火辣感为度,不可时间闷太长,以免损伤鼻粘膜。亦可把药置于暖脐膏上,贴大椎穴(见图8-9)。

2.肉桂、丁香、吴萸、威灵仙、白胡椒、白芥子、草果、常山各等分,或加巴豆霜2克,调饼,在发作前3~4小时。贴大推、陶道穴。敷后局部有水泡,按“发泡法”处理。用前先以生姜汁、烧酒、面粉作饼几只,涂擦胸口、腿弯、臂弯、两背及上两穴位,一擦至皮肤发红。

3.胡椒、硫磺各1~3克,掺暖脐膏上,发作前3小时贴大椎、陶道。

4.黄丹15克,白明矾10克,胡椒5克,研末醋调糊状,不发作的这天与发作前2小时用。先将麝香或丁香末少许,置于两掌心劳官穴上,再用上药敷涂整个手掌,并包扎之,以局部自觉烘热有汗为度。、

5.川椒2克,雄黄、桂心各1克,研末,加麝香少许或丁香末1克,和入烂饭中作如绿豆或黄豆大,外加朱砂少许,纳脐中,外用暖脐膏贴之,直至不发为度。并记好发病日期,来年提前半月再贴,适合久症者。

6.姜汁适量化牛胶(燉化),摊细布长条,贴整个脊柱骨。贴前需先揉推局部十余次,重捏大椎、陶道(见图8-9)两穴至发红。局部皮肤无不良反应,可一直贴用,夏季洗浴前取下,浴后再贴。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6_5366.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感染与传染病学 疟疾【概述】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建国初期称为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 (Grassi and Feletti,1890 Labb‘...

发烧腹泻咳嗽的中医外治法孩子高烧不退,试试中药灌肠;孩子腹泻、咳嗽,用中药贴肚脐、脚心或许能好……这就是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医外治法。据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研究外治法多年的黄生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