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百科 → 健康成长 → 正文

感染与传染病学 毛圆线虫病

更新:12-18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感染与传染病学]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概述】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LCM)系LCM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本病的临床经过可有流行性感冒样症状至脑膜炎、脑炎等程度不等的表现。病程具...+阅读

【概述】

毛圆线虫病(trichostrongyliasis)的病原体据目前所知国内有四种:东方毛圆线虫、蛇形毛圆线虫、枪形毛圆线虫及艾氏毛圆线虫。其中以东方毛圆线虫及蛇形毛圆线虫最为重要。

【病因】.examda.

成虫纤细如汗毛,白色透明。雄虫长4.3~5.5mm,雌虫长5.5~6.5mm.产卵能力不高,故在粪便中检得虫卵数亦不多。虫卵与钩虫卵甚为相似,且与钩虫有时混合感染。其发育过程与钩虫亦相似。虫卵随粪便排出,感染方式以食入为主。感染性蚴经口入胃肠,即钻入粘膜下层,但不侵入血循环内。经4天左右幼虫从粘膜下层外出,并将头插入肠粘膜而发育为成虫。成虫寄生在十二指肠及胃下部,有时也可寄生于空肠。

本虫除寄生于人外,也可寄生于绵羊、山羊及骆驼。我国四川一带引起人体感染较多,四川涪江下游数县,此虫感染率为28.1%~50%。国内其他地区也有散在报道。

【临床表现】

与钩虫病相似,也可引起贫血、腹痛及嗜酸粒细胞增多。常与钩虫混合感染,故两者症状甚难区分。诊断依靠粪便中检得虫卵。其虫卵与钩虫卵之鉴别如下:东方毛圆线虫卵较钩虫卵大,约90.94×45.12μm,长卵圆形,两端大小相等,长径为横径之2倍以上,内含卵细胞12~20个。钩虫卵约64.89×40.46μm为椭圆形,两端大小大致相等,长径不及横径的2倍,内含卵细胞2~8个。

【治疗说明】

与钩虫病大致相似,凡驱钩虫的药物均可用于本病。应对带虫的家畜如牛、羊等进行治疗,并加强对粪便及牧场的管理。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6_8308.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感染与传染病学]淋巴丝虫病【概述】 淋巴丝虫病(1ymphaJicfilaniasis)系由班氏吴策线虫、马来布鲁线虫和帝汶布鲁线虫寄生于淋巴组织所致的疾病。临床早期主要表现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晚期则出现淋巴管...

[感染与传染病学]轮状病毒性肠炎【概述】 轮状病毒(rotirus)性肠炎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婴儿秋季腹泻”。B组轮状病毒可引起成人腹泻,首先在中国报道。 【诊断】 主要依赖...

[感染与传染病学]流行性腮腺炎【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mumps,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本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但也可侵...

[感染与传染病学]流感杆菌脑膜炎【概述】 流感杆菌脑膜炎绝大部分(95%)由B组流感杆菌引起,80%~90%病例发生在3个月~3岁,高峰易感年龄是7~12个月,占70%。5岁以后由于体内抗体增高,很少发病。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主要...

[感染与传染病学]流行性斑疹伤寒【概述】 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typhus),又称虱传斑疹伤寒(louse-borne typhus)或“典型斑疹伤寒”,是普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prowa zekii)通过体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

[感染与传染病学]流行性乙型脑炎【概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的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

[感染与传染病学]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概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

[感染与传染病学]链球菌感染【概述】 链球菌(streptococcus)为一种球形或卵圆形革兰阳性球菌,多呈兼性厌氧,某些呈专性厌氧。链球菌属包括30余种链球菌,某些菌早已知对人类致病,如A组、B组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感染与传染病学]流感杆菌感染【概述】 流感杆菌(Himophilus influenzae)是人类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以往一直被误认为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菌,但实际致病范围极广,除引起呼吸道病变外,尚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