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新生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怎样投放材料

更新:05-29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一部分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活动中,幼儿在情感和经验上获得快乐和满足。有教师提供相应...+阅读

区域活动中的材料就像不会说话的老师,它为孩子和知识之间搭起了桥梁,是孩子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工具,是幼儿进行各类学习活动的有效载体。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只有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才能激起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在不断的主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幼儿才能获取信息、积累经验、丰富情感, 从而获得发展。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个被动的观察者无法得到知识,必须通过在分析种种活动中自行挖掘或建立知识,幼儿的主动活动与教师根据目标精心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及投放的材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决定幼儿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玩耍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习的效果。 但在农村幼儿园却存在以下状况:1.区域材料以效仿城市园为主2.材料投放流于形式,固定的多,变化的少3.教师一手准备材料,尔后幼儿进行中“依样画葫芦”地实施.还有的老师甚至以农村校穷,难以开展区域活动为借口,只是表面上安排区域活动,实际上以集中活动所替代.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农村孩子也享受智慧和个性的学习,一种真正有意义的学习。那么乡土材料如何选择和投放呢? 我园正处于城乡结合地段,周围有大片的菜园、蔬菜基地,砂石场等,物品丰富,自然材料更是取之不尽。这些都是极好的乡土材料,既能反映家乡特色,又贴近幼儿生活。丰富的乡土材料使区域活动蕴藏了丰富的知识和奥秘,为区域活动增添更多的活力。从而让幼儿在愉快、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游戏、操作和享受成功。近年来我们充分挖掘身边资源,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材料投放于区域活动

一、材料的选择。 1.幼儿感兴趣的 首先是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有一次,一位小朋友带来了自家种的番茄,几个粘在一起很特别,吸引大家的注意.我表扬了他有奇特的东西能想到小伙伴,奖给他"爱心桃".并把番茄置于展示台.还鼓励其他幼儿也可将自己的“宝贝”带到幼儿园,渐渐地展示台多了造型别致的石头、萝卜、番茄、纽扣、野花、番薯及各种新奇物,它们都是很好的科学材料,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难得的机会,引导幼儿观察、玩耍。 2.幼儿主动收集的 其次是幼儿主动收集的。这几年,我们经常带领孩子到附近的沙石场玩,幼儿很喜欢,每次都能摘一些野花、拾一些树叶回来。有一次当我们再去沙石场时,满地都是石头,而且被雨水冲刷得干干静静,孩子们见了很兴奋,他们边捡边数,我马上找个袋子供他们存放,并问他们:“这么多石头,我们拿回去怎么玩?”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可以跳房子,可以练习数数、也可以摆图案,还可以在石头上画画。回园后,孩子们对这些石头百玩不厌。 再有就是教师引发孩子注意的。有一次,配班老师从家里拿来一个畸形萝卜,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把它做了一个小兔子,孩子看了很喜欢也想做,于是孩子收集自家畸形蔬菜水果进行制作。 3.教师无意中引发孩子注意的 再有就是教师引发孩子注意的。有一次,配班老师从家里拿来一个畸形萝卜,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把它做了一个小兔子,孩子看了很喜欢也想做,于是孩子收集自家畸形蔬菜水果进行制作。有一次,配班郭老师看到电视栏目有一个盐变色的小实验,并把变色盐装进透明杯,觉得好玩,也做了一个,孩子看了很喜欢也想做,于是科学区"食盐变色"的小实验诞生了 4.教师发动幼儿与家长收集的 家长积极的参与丰富了区域活动,每年我们都发动幼儿与家长收集废旧物品,如:旧挂历、各种塑料瓶、大小盒子等。我们单单用旧挂历就做了拼图,纸棒,卡片等.家长们看到这些不起眼的材料,在幼儿园能发挥作用,都愿意配合收集。他们的环保意识也为幼儿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区域活动中富有特色的材料投放,给幼儿提供了较多的动手动脑、自我表现的机会,创造了较为宽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而且又能满足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能使幼儿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活动,激发他们探究的动机,产生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二、材料的投放 1.根据主题活动投放材料。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自然材料的作用,我根据教育计划和主题活动,有计划地投放游戏材料。如:春季是农村播种的时节,我们收集了快熟面碗.大可乐瓶,各种种子供幼儿播种,进行小实验.夏季是以"好吃的蔬菜""番薯"为主题,我们一起参观并收集各种蔬菜.大小不同的番薯等,秋季以热爱大自然为主题,我们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种子、树叶、贝壳、果核、干草等。孩子们用种子粘贴出了母鸡的一家,漂亮的房子等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面;小树叶粘贴成小动物、叶子拓印、制成“书签”;用稻草做出了草人、草龙、草飞机……孩子们在把材料变着花样地满足不同的游戏需要时,不仅锻炼了手,更锻炼了脑和意志。冬季是以环保为主题的活动。我们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在这段时间里幼儿利用废旧物品作出了许多漂亮的作品,有各种车类;小朋友把以前穿过的小衣服带来,变成了“娃娃的盛装”;瓶盖做成串铃.酸奶瓶制成的沙锤;这段时间的旧挂历最多,我们要趁这个时机收集,...

如何有效投放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

一、把握年龄特点,拓展幼儿兴趣

在班级区域活动中,教师应为每个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并让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和意愿决定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用什么玩,从而积极地与同伴、材料互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及活动的持久性与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有着直接的联系。为使材料具有教育价值,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应提供能够充分吸引和拓展幼儿兴趣的材料,让材料与幼儿积极“对话”。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本班幼儿的阶段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同时考虑每个幼儿的发展需要与学习兴趣。只有材料越丰富,形式更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才会变得积极主动。

二、明确材料蕴涵,凸显教育价值

首先,应凸显活动材料的教育价值。教师应明确什么样的材料可以引发什么样的活动,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就是说,活动材料的投放不能盲目,而必须与具体目标相联系,并能保证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其次,在材料的旁边应放置图书和其他资料。在提供材料的同时附上图像或文字,有助于幼儿在真实物体和图片、图画以及与材料有关的故事之间建立联系,从而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探索与学习资源。如在区域中提供简单的操作图,或将幼儿活动材料的相关画页张贴在墙壁上,都能增加幼儿探索材料的方向性和可行性,从而更易完成操作活动。再次,可以利用材料强调某个学习领域。有效的材料投放也可以作为突出某个学习领域的工具。例如在科学区提供有趣的、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的材料,包括有趣的多棱镜、会变的颜色、磁铁、沙漏、天平、奇妙的转盘等;在“生活区”添置剪刀、针线等多种生活、劳动工具,让幼儿学习穿针、缝线等基本生活实用技能。

三、提供组合材料,创新操作方式

教师应能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对材料进行优化组合,通过资源共享、设置情境、分层呈现等各种方法使材料实现物尽所用。对幼儿来说,只有能够引发幼儿动手、动脑的材料,才能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因此教师在调整材料时不必匆忙撤换材料,而应对材料进行分析。在肯定目标合适的前提下,可考虑调整投放的形式,如将材料从教室中的一个区角移至另一个区角,或者把材料和幼儿之前从来没有使用过的物品放在一起,或者通过新旧材料的承上启下的组合产生新的游戏情境、思维方式、操作方式等,促进幼儿将新旧经验相连,从而使操作活动更具延续性与连贯性。

四、支持、启发、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

孩子自己选择材料,决定用材料做什么,能极大地激发幼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从而使材料得到有效使用。因此,教师可以将环境创设和材料搜集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与幼儿一起设计、准备和制作材料。幼儿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想(利用已有的经验)、问(如家长、邻里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看(书、画报)去获得有关的信息,通过自己动手和求得他人的帮助去获得所需的材料。在此过程中,幼儿不仅发展了设计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发展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有关的知识经验。

幼儿园科学区角中如何投放材料

幼儿园科学区角环境布置 科学区是幼儿自主探索的活动区,在这一区角中投放发热材料往往是按教师的意图投放的,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教师看见孩子在区域中没有按自己的思路去操作就急不可耐地去讲、去说明,把活动区当成自己“教”的舞台,把孩子操作的材料当成了自己讲的道具……

1、材料应有目的性。 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有的放矢,是与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紧密相关的,也就是说,是将目标隐性地体现于材料中的。教师在选择材料时要把握年龄段幼儿的基本特点,以班级幼儿的阶段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并对本班幼儿当前的培养目标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的投放对幼儿有促进作用的材料。如,在认识“各种各样的锁”活动中,我们就在科学区里投放了各种各样的锁或图片,让幼儿自己在玩玩,看看中认识各种锁,了解其用途等。

2、材料应有趣味性。 实践中我们觉得有趣的材料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主要是因为幼儿觉得材料好玩,他们能在操作中感受材料的动感变化,觉得有趣。所以投放材料要适合幼儿“玩中学”的特点,减少幼儿的压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果材料不注意趣味性,即使再有科学因素的材料也没有实际意义。

3、材料的丰富性。 丰富性首先可以理解为可供幼儿选择的材料具有多样性,如认知类和探索类;再则体现在材料的数量要比较充足,能够满足幼儿自由选择的需要,能够让幼儿在操作中按自己的意愿添加和改变等。

4、材料的暗示性。 人对周围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疑惑,在缺乏对已有知识经验掌握的情况下,常常借助于知识的暗示性来进行认知,如认识某一产品,先阅读说明书等。因此也可以将暗示性蕴涵于材料中,这样无需教师手把手地教,而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找出规律,按规律再进行模仿或创造。如,让幼儿观察蛋在不同浓度的盐水中浮起来的过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鸡妈妈救蛋宝宝的步骤图,让幼儿按步骤去试一试,感知蛋宝宝在盐水中浮起来的过程。 此外,投放材料时,教师还要学会从幼儿谈论的话题,选择玩具时的“抢手货”等细节中,发现幼儿正在关注的事物,发动幼儿收集相关的信息、材料充实到区域中。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6_101283.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策略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策略研究》这个课题是2017年6月立项,6月底我们制定了实施方案,并召开了课题组开题工作会,安排了此次课题的研修思路及人员分工,自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科学性,促进幼儿自主学习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 : 幼儿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幼儿园区域活动属于一种新型的幼儿集体活动,其能够为幼儿提供很多丰富的材料,从而帮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与学习。通过观察发现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有效投放不仅能够培养...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投放对于区域材料的投放,我们首先着手于材料的收集。将由老师搜集改为发动家长、幼儿与老师一起收集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根据需要通过想(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问(问家长、邻居...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策略摘 要: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材料是幼儿隐性的老师,是幼儿认识的中介和桥梁,更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教师...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活动,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我们教研组的老师在不断的尝试与操作中发现,区域活动为幼儿的感知、操作和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多年来,从环境的布置到...

如何有效投放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活动区中自由选择、自由探索、操作摆弄的自主游戏和学习活动,是教师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组织幼儿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与游戏的活动...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巧”投放摘要: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材料是幼儿隐性的老师,是幼儿认识的中介和桥梁,更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教学...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自然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方课题研究的意义: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以此充实丰富班级区域的材料寓教育于多种活动之中,,从而促进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