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新生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家长们,你们到底是希望孩子幸福,还是满足自己的炫耀

更新:09-13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还是允许孩子有点情绪吧]今天是一个艳阳天,出奇地暖。晨起女儿的句话却让我如落冰窖, 妈妈,我今天不想上学,我要休息一天。 还好,我的神经已经被锻炼得非常结实,没有当场跳起来。磨蹭到七点二十分出门,女儿...+阅读

朋友圈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所有孩子都是天才。

A的女儿画画得了奖,B的儿子书法被展览,C的孩子能用外语交流,全都要晒到朋友圈,都是360度无死角的完美。

这些孩子不仅活在朋友圈,更活在生活圈,父母提到孩子就滔滔不绝,孩子有了“三道杠”要宣传,连当上个破班委也要大肆炫耀,甚至有的孩子钢琴考级结果还没有出来,家长就对外说孩子“钢琴八级”了。

我认识一位家长,孩子的作文被发表在学校的杂志上,父母喜极而泣,复印了好多份散发给大家看,更没想到的是奶奶在小区里逢人便说“我孙子成了作家……”

喜欢炫耀的家长,总能在孩子身上找到“发光点”,如果孩子成绩好,就大吹特吹;成绩一般,就吹有天赋;没有天赋,则吹身体好,如,“这孩子一餐可以吃两碗饭,从来不生病”;如果连这个也没得炫耀,还能说“这孩子听话,打他也不哭”……

记得看过一个新闻,一位南京家长跟记者说,对自己当初让女儿学习钢琴的事情后悔了,原因竟然是钢琴无法携带,错过很多能炫耀的场合。

无数个孩子告诉我,他是“代表全家来考试”,学习成了他的负担,父母总拿他和别人家的孩子去比较。

我们在炫耀孩子的同时,早就忘了:我们是要孩子过得幸福,还是要孩子满足我们的炫耀欲?

一、牛蛙之殇

前不久,上海退休教授撰写的《牛蛙之殇》刷爆了朋友圈,那个患上抽动症的孩子格外让人心疼。

为什么叫牛蛙?

考上了上海四大名校就叫牛蛙,其余的只能算青蛙。

孩子的父母一开始就和邻居家比拼,孩子各种补习班上了三年,最后居然是邻居家的孩子当上了牛蛙,他们家孩子是青蛙,这让他们直接崩溃,无法接受。

“我们家一直都要比他们家优越,这次反倒让他们压了一头,受到了嘲讽与看不起,这个气让我们难以下咽。”

比气难以下咽的是,孩子患上了抽动症,这种病全名叫“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虽不严重,却很难治愈,医生说是长期压力导致的。

后来,孩子的父母终于想通了,也不再盲目炫耀和攀比了。

“我忽然明白一个家庭传承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所谓的家学,就是让下一代,比我们更能接近真实的自己。我们所积累的所有财富与资源,并不是要全部交给他,而是让他在这一切的对照之中,比我们能更快的洞察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虚掷时光与人生。”

还记得传颂千年的《伤仲永》么,自小聪慧的方仲永被父亲带着天天炫耀,最后泯然众人,成了让人唏嘘不已的悲剧。

许多父母,内心的自尊感特别低,需要靠外界的认可、羡慕来给自己增加一些自尊感,他们自身无法获得,于是就把这种期望值强加到孩子身上。

通过炫耀孩子,会让他们自尊感爆棚,所以,他们就不断把孩子逼成了自己可炫耀的资本。

然而内心强大,自尊强的父母,却从来不炫耀孩子,因为他们看淡名利,追求自我,也会让孩子去追求自我,他们不需要拿什么出来炫耀,更加不会拿孩子炫耀,因为他们内心很满足。

二、父母用炫耀给孩子营造了一个虚假的世界

《奇葩说》中,肖骁提到一件事,朋友向他秀孩子,拉着他看女儿玩一款早教益智玩具—火火兔。

肖骁内心无比崩溃,可依旧拍着手说“特别可爱、特别可爱”。

他不喜欢这样的炫耀,也谈不上多认同这个孩子,但也只能礼貌性的附和。

因为有炫耀就有掌声,出于礼貌,哪怕是违心,别人也会鼓掌认同。

可孩子却分不出真假,听到赞美和鼓励,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看到了最真实的世界。

曾在奥运会开幕式大放异彩的林妙可,年初参加艺考却多次落榜,让人感叹是伤仲永的翻版。

她从9岁到17岁,一成不变的摇头晃脑、嗲里嗲气。但9岁时这么做,别人会说你天真浪漫,17岁还这样就让人作呕。

为什么她会这样?

因为9岁的时候摇头晃脑、嗲里嗲气,听到的掌声太多了,父母拉着她到处炫耀,给她营造了一个虚假的世界,最后17岁依然如此。

孩子永远会跟着掌声走,但掌声多了就会偏离航道,所认知的世界也停留在儿童阶段,与成年的世界格格不入。

三、炫耀的父母造就攀比孩子

前不久,一个10岁的男孩围棋下得好,父母到处炫耀,可是孩子却说父母不配有他这么好的儿子。

他嫌弃父母只开得起十几万的日产车,说钱比成绩好重要多了。

他嫌弃儿童手表,却羡慕同学们的iPhone7。

生活在炫耀里的孩子很敏感,在父母的炫耀声中,他们什么事情都要和同学比一个高低,于是就造成了攀比的心理。

他与其说是对父母不满,不如说是对同学的羡慕和深深的自卑感。

我有一个表姐咬牙把小孩送到了贵族学校,天天炫耀学校怎么好,宝贝学习如何用功,满满的自豪感。

今年暑假,表姐带着小外甥女来我这里旅游,我全程接待,却总感觉孩子有点闷闷不乐。

我问她是不是不喜欢这里的风景,她扭捏的说:“我同学都去外国旅游了,只有我在国内,好丢脸啊。”

原来在父母极力炫耀时,孩子也在相互攀比中,一旦不如意,就会失望、埋怨父母,乃至成了白眼狼。

浙江义乌一母亲每月给孩子1200元生活费,却遭到孩子的埋怨和反对。

机场弑母的留学生汪某,因为母亲拿不出高昂的生活费,就在机场捅了前来接机的母亲9刀。

中国式的攀比害死人,孩子活在别人的看法里,生命没有自我价值,不仅累,甚至会扭曲三观,变得狰狞可怕。

四、让孩子过普通人的生活

李泽钜和李泽锴上学时,许多孩子都是车接车送,满身名牌,可他们却经常和爸爸一起挤电车上下学。

以至于两个孩子闷闷不乐的问父亲:“为什么别的同学都有私家车专程接送,而您却不让家里的司机接送我们呢?”

李嘉诚笑着解释:“在电车、巴士上,你们能见到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能够看到最平凡的生活、最普通的人,那才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社会;而坐在私家车里,你什么都看不到,什么也不会懂得。”

海明威从小在打猎、钓鱼、在森林和湖泊中露营度过,因此他才能写出《老人与海》这样伟大的作品;沈从文认为自己只是在江边打赤脚长大的农民,所以他才能写出充满乡土气息的《边城》;

让孩子过普通人的生活,去经历人生百味,去观察世间百态,才是父母最好的馈赠。

虽然没用炫耀的资本,但却会因此明白奋斗的意义,进而不断完善自我。

父母要教会孩子追求幸福的能力,而不是沦为自己炫耀的工具。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6_31707.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孩子动不动就用哭威胁大人,来满足自己的要求,这样应2岁的孩子自我认知开始飞速发展。这时候孩子开始学会用自己的行为来操纵大人。这无疑可以证明孩子在长大,变得聪明,知道如何操控自己周围的环境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可是这时候...

奶粉2段好还是3段好奶粉2段和3段的区别奶粉2段和3段的区别 1、二段奶粉注重宝宝的智力和视力发育。6个月以上的宝贝生长发育加快,对蛋白质和能量的需求加大,所以2段配方奶粉的蛋白质和能量的含量都有所增加。为了防...

婴儿穿连体衣好还是分开的好婴儿穿连体衣好还是分体衣好宝宝的衣服总体来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体衣,一类是连体衣。那么这两大类衣服,哪种最适合宝宝呢?经过长时间的问卷调查显示,很多爸妈更愿意为宝宝准备...

宝宝吃羊肉好还是牛肉冬季宝宝吃羊肉好还是牛肉好宝宝吃羊肉好还是牛肉宝宝吃羊肉和牛肉都好,这两者都有其好处,当然,添加牛肉和羊肉最好在宝宝2-3岁之后再添加。 不过如果是在冬季的话,虽然羊肉和牛肉都适合冬季食用,但是羊肉比...

适当的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案例描述: 我们在表演区里投放了录音机,但是都是老师进行操作的,很偶然的几次机会,我发现在空闲的时候有好几个小朋友总在凑在表演区里,对着录音机指指点点,或者趁我没注意,去按一...

满足客人博博对着茶馆的点心师傅小迪说: 酒酿饼有不同馅的,你会做吗? 小迪听了,拍拍胸脯说: 怎么不会做,你要吃什么馅的? 博博想了想说: 就豆沙馅的吧。 小迪听了,马上动起手来。只见他用一小...

孩子内向好还是外向好经常听家长这样跟我说: 老师,我家孩子性格太内向了,出门不喜欢跟叔叔阿姨们打招呼,别人一逗他就跑到我身后躲着,你说这该怎么办啊?他在幼儿园是不是也是这样啊 一脸的担忧。更有甚...

无条件地满足宝宝的好奇心捣乱是宝宝好奇的表现,好奇则是创造力产生的源泉。每个成为大家的科学家、艺术家或者其他领域的杰出人物,几乎都是好奇心很重的大孩子或老顽童。因此,好奇无疑是成功的重要特质...

玻璃奶瓶好还是塑料的好玻璃奶瓶好还是塑料奶瓶好 婴儿奶瓶按材质分一般可分为塑料奶瓶和玻璃奶瓶,就新生儿而言,玻璃奶瓶更加适合妈妈用来喂养。因为玻璃奶瓶安全性和耐热性较好,用手握着就能准确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