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新生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幼儿园方言歌谣教学刍议

更新:09-16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刍议幼儿园粘贴画本的教学方法]摘要:在幼儿园的教学中,为了充分保证幼儿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发育和发展,需要教师针对性的开展多种教学模式和新兴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园手工教育当中,粘贴画本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多...+阅读

摘要:“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语言”和“会说普通话”一样,都是幼儿语言学习的目标。如何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学习方言?本文以苏州方言歌谣的学习为例,从方言课教学语言的使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方法的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方言歌谣;教学语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3―0072―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普通话作为沟通、交流的语言,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使用范围越来越大,有些地方的孩子甚至不会说方言。作为地域性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方言承载了一个族群所有的历史积淀。为了不让“一种语言的消失,却让我们永久失去一种美丽的文化”,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提倡保护方言,并要从娃娃抓起。教育部刚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把“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语言”和“会说普通话”一样作为幼儿语言学习的目标。如何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学习方言,从而真正达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幼儿语言学习目标,成为我们必须思索的问题。 歌谣以其简短的语句、单纯的结构、生动的内容、丰富的想象、明快的节奏、和谐的韵律等特点,成为幼儿喜爱的作品形式,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方言教学中,我们选择从方言歌谣的学习开始。一方面,歌谣因其明快的节奏,读来朗朗上口,易于朗读、记忆和表达情感;另一方面,它可以让幼儿了解家乡的方言、感受方言的趣味、懂得方言的美,还能激发幼儿对家乡的感情,同时也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正如杨晓岚教授所说:“0-6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敏感期,不同语言的发音部位、方法可让孩子的发音器官得到良好的锻炼。两种语言的转换,可使孩子大脑的语言转换机制得到更好的发展。”下面,笔者来谈谈我们进行方言歌谣教学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方言课该使用何种教学语言 方言课教学应该用普通话还是用方言,是我们课题组教师碰到的第一个拦路虎。众所周知,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外来人口的进入,普通话使用频率和范围越来越大,导致一些小朋友平时基本使用普通话,不太会说方言,苏州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课题组的教师不知道方言课该用什么教学用语,是全部用方言还是穿插一部分方言,感到非常为难。全部采用方言小朋友听不懂,不要说外地来的小朋友,就是苏州本地的小朋友也有听不懂苏州话的。从课题组的先期调查《家庭“苏州话”调查问卷》中,我们得知现在的幼儿无论是在家里、幼儿园中、园外所使用的基本都是普通话。正如鲁苓所说:“人们的交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因而必定要受到语境的制约和影响。”而如果用普通话上方言课,就缺失了一种味道,给人感觉像上外语课。后来经过大家反复讨论、论证与专家的点拨、指导,明确了如果小朋友能明白就可以用苏州话,如果不能明白,或是很重要的教学指令则采用普通话。

二、方言课该选择怎样的教学内容 方言歌谣是当地民间文化的一种样式,来源于民间,取材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真实地记录了当地人的语言、生活习俗、特有地名、特有事物,是研究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对语言学、民俗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的研究都有参考价值”(周书云、郑丁足,2002)。正因为其取材较杂,有的歌谣就不适合幼儿的学习。如,“上海来个小瘪三,前山不走走后山,跌得屁股粉粉碎”(吴语中“三”“山”是同音)。 此外,不同年龄段选择的方言歌谣内容也应有所不同。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应选择语言浅显重复、读来朗朗上口、动作体验感强的歌谣。中大班在选材上除了要贴近幼儿生活,还要注重歌谣蕴含的意境美、歌谣中渗透的情感美和语词的审美。 其实,方言歌谣的学习并非只是方言的学习,它同时还承担着地域文化的传承。所以,在选择方言歌谣时除了注意以上两点外,还要考虑其地域文化的特殊性,比如方言的趣味、方言的美、方言所特有的文化底蕴等。

三、方言课该确立什么教学目标 在制订方言课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到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承,而后将之具体化。方言歌谣有的注重幼儿的道德教育,有的注重情感的体验,有的注重幼儿审美情趣的体验,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歌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提炼,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方面综合考虑制订教学目标。比如:大班语言活动“姑苏小吃”(节选)制订目标时可以结合幼儿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从语言(方言)学习和了解地方文化上考虑,那么目标可以制订为: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正确用苏州话念出儿歌;2.热爱家乡苏州,初步熟悉苏州的部分小吃;3.大胆用苏州话和他人进行交流,对苏州话感兴趣。

四、方言课该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 1.增加方言词汇的学习 美国国家研究院早期阅读教育委员会的研究者根据过去20年的研究成果,指出儿童词汇的丰富性是其阅读乃至学习能力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苏州话对话中适当增加方言词汇,比如,苏州的园林名称、各种水果、蔬菜、吃的点心等等。在吃过午饭后散步时可以问小朋友:“你今天吃了什么?”然后将所吃的东西用苏州话告诉小朋友,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熟悉并记牢苏州话词汇和常用语。 2.借助肢体语言辅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谣 所谓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是指通过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足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传达人物的思想,形象地借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由于肢体语言符合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因而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有助于幼儿“读懂”歌谣的语言,帮助幼儿轻松学习和掌握歌谣。 3.借鉴音乐课中的图谱教学学习歌谣 图谱是一种凝练、抽象的标记,它是一种处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图文并茂的中间符号,具有形象、会意的特点。在幼儿园的歌谣教学中,因为学前期的幼儿还未掌握文字符号,不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因此图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了解、掌握歌曲的情感。如歌谣《苏州园林》中,“苏州好,苏州妙,苏州格园林佼佼归”可以分别用“左手翘大拇指,右手翘大拇指,两手臂圈起来”的图标来表示。“狮子林、拙政园、留园西园虎丘山”则分别用有代表性的园林图片表示,狮子林是假山图片,拙政园是石舫图片,留园是冠云峰图片,西园是罗汉图片,虎丘山是虎丘塔的图片。教师根据歌谣内容将图谱有序排列,幼儿根据图谱马上就能理解歌谣的内容,朗诵歌谣。 4.采用游戏法进行歌谣的学习 游戏是幼儿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幼儿最基本、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教学法是幼儿园普通话语言教学的重要方法。同样,在方言歌谣的教学中,游戏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方法。根据幼儿这一特点,在教学中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民间童谣的兴趣。如:小班语言活动“大家来碰头”,教师让小朋友带上不同的头饰,以找朋友的方式让两个同类一组,碰到一起,说一句话,比如“羊妈妈碰头咩咩叫”,在找朋友轻松快乐的游戏氛围中全部用苏州话表达。整个活动幼儿兴趣盎然,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学有所得,也把幼儿从机械跟读背诵活动中解放了出来。 [参考文献] [1]鲁苓.语言言语交往[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4. [2]周书云,郑丁足.论民间传统儿歌的地域特色[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1). [3]陈亚平.巧用儿歌提高幼儿语言能力[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4]郑薏苡.民间童谣在当代儿童教育中的传承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2011(01). [5]唐天英.福州方言歌谣教学的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09).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6_34646.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幼儿园儿童歌谣教学法探讨摘 要:儿童歌谣教学是幼儿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项目。儿童歌谣语言浅显、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节奏鲜明,通过儿童歌谣教学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刍议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方法摘要:在幼儿园教育事业中,礼仪对于孩子的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幼儿阶段是人类思想认识教育的启蒙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与幼儿开展礼仪教育,必将给孩子的一生带来莫大的益处。...

幼儿园生活化美育环境创设刍议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学前期的幼儿正处于无意识注意的心理发展阶段,无意识注意产生的心...

刍议如何做好幼儿园区域活动【摘要】幼儿区域活动是教师由幼儿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目标为基础,而设立的具有多个智能领域的活动区域,在区域内提供一定的活动材料,由每个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以及活动方...

幼儿园园本教研策略刍议【摘 要】园本教研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园所管理活动。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是保证幼儿园内涵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效平台。本文从制度、人员...

性别角色差异的幼儿园教学刍议【摘 要】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自我国原始社会流传至今,这就使得现阶段我国社会现在性别角色差异。幼儿园教学当中的性别角色差异严重阻碍幼儿的发展,且对幼儿未来职业取向也产...

刍议幼儿园礼仪教育策略实施摘要: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孟德斯鸠说:“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由此可见,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以培...

刍议幼儿园学前创造教育课程目标摘要:本文根据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价值的载体,确定了以构建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为中心的研究任务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园;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刍议提高幼儿园绘画教学有效性策略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改变了以往老师“范画”的传统模式。导致部分幼儿出现不会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