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新生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问题研究

更新:09-15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共度亲子时光宝宝身心健康]六成0至3岁宝宝由祖辈照看 93.7%的家庭认为,3岁之前是儿童感知、语言、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近九成的家庭希望,孩子在3岁之前,就能接受教育培养。但在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担...+阅读

导读:要重视情感在品德教育的作用。要改变过去那种空洞呆板、流于形式的品德教育,要让孩子从感情上接受你,孩子才会接受你的教育。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

有位优秀的儿童教育家说过:“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时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3~6岁幼儿,他们的可塑性很大,这也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幼儿园的品德教育,还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们一道,坚持不懈,反反复复地抓,要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使幼儿的品德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培养,才能保证幼儿思想品行向良好方向发展。

在我带班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吃早饭时,小朋友们都在吃饭,娜娜小朋友突然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想吐!”我刚准备带她到卫生间去,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娜娜已经吐在了教室的地上!我赶紧安顿好孩子,并收拾地上的残渣。这时候我发现很多孩子跑过来,都捂着嘴巴,有的甚至说:“恶心死了!”没有一个孩子去看看娜娜怎么样,甚至是都离她远远的!当时我很震惊,也很气愤,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都这样冷漠,没有一点同情心!现在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很淡漠,但作为年幼的孩子为什么也会这样。我的心情一下沉重起来。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语言课上为孩子讲了关于这方面的故事,告诉孩子要有同情心,让孩子从小就能同情不幸者、帮助弱小者,不做横行霸道的小霸王,也不当恃强凌弱的小无赖。以后,我除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相应事情进行教育外,还通过孩子饲养小动物,教育幼儿和父母一起照顾生病的亲人或年迈的长辈,帮助残疾人、孤寡老人等活动来培养他的同情心。这样,天长日久,孩子的仁爱之心就逐渐培养起来了。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在幼儿园的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品德,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正确、合理和适合标准的儿童教育,比做再教育工作容易得多。”可见,良好的品德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

圆圆小朋友是一个很调皮也很聪明的孩子,可能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这孩子在幼儿园总是爱骂一些脏话,还经常欺负一些胆小,内向的孩子。我感觉这应该与他的家庭环境有关系。于是,我就找他的母亲深谈了一次。通过他的母亲我了解到,圆圆的父亲是个无业游民,经常在外面和一些社会的闲散人员在一起打牌,喝酒。有时也把外面的人领到家里,圆圆就是有时通过父亲的言行学到了一些很不好的行为习惯。针对这一情况,我一方面劝导他的父母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另一方面,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我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加以正确的引导,并注意对孩子表现的一点点进步随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现在,圆圆不仅改掉了很多的不良习惯,而且还帮助我去教育别的孩子,是我不可缺少的小帮手呐!

幼儿是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造就了孩子的不同个性品质。如自私、爱发脾气、任性固执、听不得批评、打人、不懂得向人道歉、不爱惜公物、遇到困难爱哭等等。而幼儿期是可塑性较强的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不断地强化,不良的品质需要教师因人施教地纠正和引导,加之幼儿年龄上的差异,使用的教育方法就不能千篇一律了。譬如,对那些能力较强,行为习惯较好的幼儿,在教育时,应以此为典范进行讲评、鼓励,使之成为别人学习的楷模,激发幼儿荣誉感,促其更加进步。对那些在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均表现出聪明、灵活、能力发展水平均衡但很顽皮的幼儿,若采取正面引导,效果更好,若引导不当,就比其他幼儿的教育困难得多。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要分析好孩子的特点,研究出适合的教育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要适时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文明礼貌、遵守集体规范的教育。譬如,我班有几个孩子总是爱从家里带玩具到幼儿园,在课间玩玩具时,为争夺玩具孩子们之间总是要发生争吵,这时我就根据情况适时进行团结礼貌的教育,给孩子们讲《团结树》的故事,告诉幼儿只有大家团结到一起才能做好一件事,玩玩具也是一样,大家在一起玩多开心呀。并教育幼儿不要把家里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对幼儿进行主动认错的教育,互相谦让的教育,讲文明的教育;发现玩具散乱,要教育孩子有良好的收拾物品的生活习惯,玩完玩具,要教育孩子养成及时洗手的卫生习惯;在睡眠、进餐时,根据孩子的具体表现,教育孩子睡觉时不影响别人、睡姿要正确,进餐时不讲话、不剩饭菜,饭后漱口、便后洗手的良好生活习惯;针对家长反映的孩子买零食的情况,教育孩子不乱花钱,吃零食对身体不好。当发现幼儿有拔小草或揪小花的行为时,要对孩子进行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总之,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渗透在一日生活中,只有坚持不懈,才能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尽快形成。

我班有一个特殊的幼儿,他叫郭思立,因患先天性脑发育迟缓,他的行为举止同其他正常的孩子不太一样。其实他都已经快八岁了,可是他总是做一些和他年龄不相称的事情:把小朋友的课本撕掉、把保温筒的水放掉、把小朋友带的零食吃掉……而且刚来幼儿园时他就是不爱进教室。刚开始我对这个孩子很不喜欢,觉得园长不应该把这样一个脑子有问题的孩子收到幼儿园来,并且放在了我的班上!后来我慢慢观察发现,这个孩子虽然平时傻乎乎的,但也有很多优点。有一次,班上一个孩子将脱下的衣服随手扔在了桌子上,我说:“我们班的孩子一点好习惯都没有,衣服怎么乱扔呢?”话音刚落我就看见郭思立跑过去悄悄地叠衣服,我很感动。他虽然有一些小小的缺陷,但他的心灵和正常的孩子是一样的,天真、活泼、助人,多可爱的孩子。我不适时机的表扬了他。孩子兴奋的小脸透着一丝骄傲。以后,我经常教给郭思立一些小任务:收盘子、出去玩领好调皮的孩子、帮助老师洗杯子,这些任务郭思立都会认真的去完成。我在带班时他再也没跑出教室,也没有再出去惹祸,而是很高兴地和孩子们在一起上课、做游戏。

孩子呱呱坠地时,给父母带来欢乐、期望。许多年轻的父母一定会想到给他充足的营养,给他丰富的知识,开发他的智力……但对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却考虑不多。其实,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是极为重要的。贝多芬曾告诫后人:“把‘德性’教给你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错过这个时期,许多良好的品性很难形成。个性是指人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等个体意识倾向性以及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所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3岁前的孩子已表现出了最初的个性差异。而幼儿期孩子的个性已有了明显的表现,如,他们在气质、性格上,有的好动、灵敏、反应快;有的沉静、稳重、反应慢;有的好哭,易激动;有的活泼、开朗;有的能和别人友好相处;有的则霸道、逞强;有的爱听故事、爱学习、勤快;有的浮躁、粗心;有的懂道理,有的有创造性。孩子们在画画、手工、唱歌、跳舞、运动、讲故事以及计算等方面的能力也初步显示了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虽然如此,但距个性的定型还相差很远。随着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还会不断地发展、变化。不管是作为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做一个有心人,及时抓住孩子的细微言行进行教育,使孩子“学一点知识,懂一点道理,做一点实事,养成一种品德”。要重视情感在品德教育的作用。要改变过去那种空洞呆板、流于形式的品德教育,要让孩子从感情上接受你,孩子才会接受你的教育。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柏树巷民族幼儿园 杨琳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6_36396.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正确认识孩子身心发展前言:家庭是人生启蒙教育的第一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虽然孩子在幼儿期经历还浅,但也会遇到挫折,这时家长的态度如何,教育方式如何,将直接影响孩子对挫折的认识和适应能力。...

托儿不要托出身心伤害如果迫不得已需要把孩子送去托养,家长应持何种态度,才可以避免孩子在身心成长上受到伤害呢? 在这方面,我们首先需要强调的是,父母既然要了孩子,就有责任照顾他。绝不该幼稚地认为...

儿童每周走8公里强健身心春天来了,天暖了,树绿了,孩子们也该出去走走,和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了。可是,那些生活在城市,仿佛远离大自然的人该怎么办呢? 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日前报道,专家建议,趁着现在的...

身心地和孩子呆会儿爸爸妈妈们都喜欢问从幼儿园或学校回来的孩子:“你今天过得怎么样?”好像在向孩子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如果你愿意与我分享生活中的快乐与忧伤,我会感到非常高兴。 可是由于家务事...

怎样使婴幼儿身心健康一、尽量让宝宝喝母乳 母乳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脂肪和糖,母乳中的蛋白质大都是易于消化的乳清蛋白且含有新陈代谢过程所需的酶和抵抗感染的免疫球蛋白和溶菌素;母乳中含...

宝宝断奶不当会身心受创民间土法勿乱用 断奶常有些民间土办法,比如往奶头上涂辣椒水、万金油之类的刺激物,或者干脆采用把宝宝送到娘家或婆家,几天甚至好久不见宝宝。专家说,这些办法不可取,对宝宝而言,...

学游泳不当摧残孩子的身心【本文摘要】 幼儿游泳这一复杂动作是在大脑支配下完成的,这样在游泳的过程中也会提高大脑的功能,表现为大脑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快,智力发育好。 由于婴儿是在母亲的羊水中成...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时间飞逝,转眼间忙碌又充实的一学期又结束了,回顾这学期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每天都是充实的一天,虽然有些累但看着孩子一点点的进步再累也值得,学期结束让我静下心来回顾总结反...

使幼儿身心为入小学做准备一、指导思想:以 纲要 为指导,以园务计划、以教研计划为依据,深入学习 纲要 精神,将园本课程进一步进行实施研究、推广。以年级组为阵地,进行教学研究;以关注师幼发展为核心,开展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