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新生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爬环境

更新:09-26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活动区─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摇篮]培养具有良好的自信心,活泼开朗的性格,积极的进取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幼儿教育目标,而活动区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了创造能力发展的基础,是培养幼儿创造力...+阅读

重点三:巧用学爬辅助工具

为了让宝宝爬好,一定要将爬行的“装备”准备完善。爬行的地方必须软硬适中,磨擦力不可过大或过小,父母可于地板上铺设塑胶垫等辅助用品,为宝宝营造一个安全的爬行环境。在地上爬行时,可在膝盖上带上护膝,防止婴儿因膝盖磨擦引起疼痛而不愿爬行。护膝不要太紧,以免影响膝关节活动度。尽量让孩子通过爬行自然过渡到自己站起,如从俯卧到四肢站立,然后从爬过渡到自己能坐起、蹲起,再从蹲到自己站起,并能掌握站立的平衡,孩子就会很轻松地学会走路了。

重点四:创造良好的学爬环境

(1)首先要保证宝宝爬行的安全,避免发生任何意外。爬行时一定要有大人在旁边看守,一刻也不能离开,随时防止意外发生,不能有丝毫大意。而且,当宝宝到了爬行的阶段,容易碰到的危险地方或物品更多样化了,父母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方:

地板:水泥、磨石子、磁砖等所铺设的地板,对于学习爬行的宝宝来说,都容易因一不小心跌倒,而造成无可弥补的遗憾。为避免发生危险,可在硬地板上面铺设软垫,不过注意要使用厚度较高的软垫才能发挥功用,并且避免买有很多小花纹的软垫,以防宝宝将小花纹抠掉吃进嘴里。

桌角、柜子角:尖锐的桌角或是柜子角,对家有学爬的宝宝来说简直就是个“危险地带”,其改善的方式为,最好一律将所有的桌角或柜子角套上护垫,就算婴幼儿不慎撞到,也能将伤害降到最低。

电插座:宝宝在到处爬行的过程中,可能会爬到插座附近,如果不用心留意将有触电的危险,父母可使用电插座的防护盖,在未使用的插座上加装此类装置,或是使用安全插座。

(2)选择平地,绝不要在桌面。可以在室内地上铺一块凉席或床单或干净的地毯,让小儿充分自由的爬行。

(3)在户外爬行可同时进行日光浴。可在户外的草坪或地面铺上清洁的床单或席子,这样在爬行同时让小儿吸收阳光给予的"天然营养"。选择时间是在每天上午十点前和下午三点后的"黄金时段",每天坚持两个小时以上。此时的阳光最适合日光浴,不会造成伤害。日光浴帮助宝宝吸收紫外线,同时紫外线还有很强的杀菌消毒作用。所以婴儿多在户外进行爬行训练,既可强壮体魄,又可增强自身免疫力,减少感冒和其他疾病。另外,在户外视野宽阔,有利于心理发育。

(4)约请小伙伴一起爬行。最理想是有年龄相近的小儿一起进行爬行比赛和玩耍。在我国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少玩伴,而且很多家长出于安全考虑,控制甚至禁止孩子与外界接触,长此以往,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必然低下,对心理健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甚至使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产生畸形,从而引发儿童神经系统的病症及心理障碍。

简单的爬行活动何来如此神功?

首先,当孩子在襁褓中时,视听范围很小;坐着或躺着时,视听范围略有扩大,但得到的刺激仍然不够。而爬行则使视听范围大幅度扩大,姿态由静到动,范围由点到面,刺激量大了,思维、语言与想像能力自然得到了发展与提高。

同时,爬行对于脑部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中脑是最大的受益者。从脑的解剖结构看,中脑是脑干(人的生命中枢所在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面排列着视觉与听觉两大反射中枢,是主管听声音与看东西的“总部”,它上传外界信息,下达大脑命令。爬行扩大了视听范围后,中脑受到的刺激就得以强化;而促进了中脑的功能,无疑会使整个脑的功能“更上一层楼”。除了中脑,爬行对小脑的积极影响也不可小视。小脑是主管人体运动平衡的,而爬行属于全身运动,可训练小脑的平衡与反应联系,促进神经纤维相互缠绕形成网络,有利于脑神经系统结构的完善,必然会对孩子学习语言与阅读发挥良好影响。

再者,爬行动作由最初的爬行反射,经过抬头、翻身、打滚、匍行等中间环节,最终发展成真正的爬行,需要经历多次的学习、实践;每一次学习与实践都是一次对大脑积极性的调动与激发。因此,学习爬行其实就是对脑神经系统功能的一次强化训练,对于脑的发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爬行的八大功能:

一、体能(活动能力)

爬行能锻炼宝宝全身大肌肉活动的力量,尤其是四肢活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是一种综合性的强体健身活动。爬行是宝宝第一次全身协调运动,它将对宝宝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爬可以锻炼胸肌、背肌、腹肌以及四肢肌肉的力量,还有助于视听觉、空间位置感觉、平衡感觉的发育,可以促进身体的协调。它可使血液循环流畅,并可促进肌肉、骨骼的生长发育,防止脊柱弯曲,婴儿在爬行时,头颈仰起,胸腰抬高,有利于增强呼吸系统功能。另一方面,婴儿在爬行运动中,四肢并用,可使左右脑正常发育,使婴儿的智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体质(健康)

爬行消耗能量较大,有助于孩子吃得多、睡得好、体重、身高长得快。

增进亲情:爬行能增进母子间的交流。在宝宝会爬后,在父母的引导下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的增多,在我们的实验中得到兴奋、成功、失败体验婴儿,表情丰富,见到父母时的兴奋状态明显于不会爬行的婴儿要强。

三、心理发展(应激能力)遇到各种情况处理的合理性

四、社会性发展(交往)

婴儿会爬后,他接触父母禁止触动的物品、做父母不允许他做的事情的可能性都大大增加了,这在客观上增加了亲子情绪互动的机会;同时,婴儿会爬行又使得父母意识到婴儿本身的主动性,并使父母开始以一定的规范要求孩子,开始对婴儿不合规范的行为表示不快。这些变化又进一步促使婴儿的社会性情绪发展。研究表明,具有手膝爬行经验的婴儿在情绪表露、对父母情绪信号的敏感性、与父母共同游戏的参与程度、在曾被父母禁止情境中参照父母表情等方面均比不会爬的婴儿水平更高,而使用学步车的婴儿在曾被父母禁止情境中参照父母表情方面表现出比不会爬婴儿更高的水平。

五、智力发展(脑神经发育)

爬行需要大、小脑之间的密切配合,多爬能够丰富大、小脑之间的神经联系,促进脑的生长。爬行使婴儿开始主动移动自己的身体,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爬行会刺激左右脑均衡发展、理解与记忆并进。爬行可刺激内耳或前庭系统,有助维持平衡感,而手眼协调也有相同作用。

六、促进语言发展

对婴儿语言交流的频率,主要取决于婴儿肢体语言的频率,会爬的婴儿不断地用自己的身体探索周围的世界、有许多举动带有结果的未知性,所以家长语言的发出频率明显的多于不会爬的婴儿,在不断的父母语言提示、婴儿的肢体语言、行为结果的互动中,婴儿对语言理解的准确性、肢体语言回答的合理性比不会爬行的婴儿发展要快得多。

七、性格发展(意志、胆量)

爬行给宝宝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而“摸爬滚打”,也锻炼了宝宝的意志和胆量,有利于宝宝的个性培养。

八、探索欲望(自主、自信)

爬行是幼儿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家长们千万不要忽视爬行的作用,不要因为怕孩子四处乱爬有危险,就限制孩子爬行的自由,而是应该在孩子刚刚学会爬行之后,就帮助他们多加练习,使他们的运动、神经等系统在爬行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这不但有助于孩子骨骼、肌肉、神经、大脑的发育,而且可以为孩子更早、更好地认识世界打下良好的生理、心理基础。这些学习经验将化为好奇,并且勇于探险,而且培养未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信。

宝宝学爬的五大重点

爬行训练是强壮体魄,完善大脑功能的重要行为训练,在宝宝学爬的过程中,以下五大重点是不容忽视的。

重点一:学爬时机和方法

婴儿6个月以后,应经常让他俯卧,在面前放个玩具逗引他,使他有一个向前爬的意识。大约在7个月时匍匐爬行,动作为腹部蠕动,四肢不规则地划动,注意不是向前,而是后退。约在8—10月时发展为四肢爬行,即用手和膝盖爬行,最后发展为两臀和两腿均伸直,用手和脚爬行。不断地练习俯卧,反复锻炼、双腿的力量及重心和移动,婴儿很快就能学会爬。

重点二:父母对宝宝学爬的引导

建议父母应该尽量把宝宝放在地板上,并利用色彩鲜艳、丰富的玩具或其它有趣的东西,诱导宝宝向前爬行。当宝宝努力爬到“终点”时,父母也别忘了适时给予鼓励。

父母可以在爬行前方放一面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镜子(不会打碎的),或色彩对比强烈的图案,或简单的变脸图形等玩具,引起宝宝的兴趣,并有伸手拿取的欲望,促其向前爬行。以后可以把这些镜子或图案放在前后左右不同的方向,引导宝宝向不同方向爬行,以训练其灵活性。爬行过程中父母可用欢快的声音喊“加油”,“努力”,“真棒”等语言,加快宝宝爬行速度。此时宝宝会非常高兴,快乐,常常和父母达到笑声一片的情景。这种不断转换方向的爬行增加了宝宝认识周围不同环境的机会,比在原地能看到更多更鲜艳的色彩,看到男女老幼不同表情的面孔,看到大大小小不同的物件,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充足的爬行训练使宝宝的好奇心理得到满足,由此也完善了神经系统的发育。<<<123>>>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6_73427.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创造的萌芽——班级美工区的创设中班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欣赏时能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情绪反应,有时手舞足蹈,有时即兴模仿。所以这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兴趣与独特的感受,如何提高中班孩子的...

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启蒙开学后随之而来的各项工作也会慢慢的进入正轨了。孩子们的各项常规都有了一个进步,他们已经慢慢的适应了幼儿园紧张而又充实的生活,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家长们提个醒,让他们...

放手,让孩子拥有创造力!社会与家庭的原因,现在孩子的创造力越来越薄弱。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解决困难的机会相对于过去的孩子来说越来越少。他们可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逍遥而自在,在他们...

如何发现孩子的创造多兰斯方案认为,以下项目是富有创造力的儿童的特征: 1、常常专心致志地倾听别人的讲话; 2、说话或作文时常常使用类比和推断; 3、能较好地掌握阅读、书写和描绘事物的技能; 4、喜...

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后感——为幼儿创设良好教师和儿童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儿童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教育项目的氛围。高质量的教育氛围,能让幼儿感到安全,使他们的积极行为增多,还能降低幼儿入园缺席率。儿童...

具有创造型儿童的特征昨夜的一场雨,今晨还是湿湿的。孩子们早早的来到了幼儿园,晨间活动开始了,今天安排了玩橡皮泥,孩子们可是喜欢了,一个个拿了橡皮泥开始动手玩了起来。我设定了主题要孩子们根据我...

遵循原则创设良好班级环境认真倾听了刘老师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的讲座,让我对幼儿园公共环境创设、班级环境创设、户外环境创设的内容与要求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正如《纲要》中所说: 环境是...

在彩墨画中培养中班幼儿的创造能力【摘要】陶先生提出的 六大解放 的重要思想: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彩墨画教学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

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终身。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只停留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还要求家长积极地配合,取得教育孩子协调一致性,配合幼儿园共同对孩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