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新生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运用榜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文献综述

更新:10-21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好父母当心成了坏榜样]做父母的人很容易在不经意间就犯了一个错误:说的道理是这样,而做的却是另外一个样儿。结果,无意中,就做了孩子的坏榜样。 做了父母,你们当然知道给自己的孩子做个好的榜样有多么...+阅读

吴中区东山实验小学幼儿园 王佳瑶,榜样教育,从古代一直发展到现在,并不断完善发展着。古代有孟母三迁,不仅为给孟子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也是为给孟子找一个的榜样。到20世纪50年代, 雷锋 形象诞生,雷锋榜样形象教育了一代代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榜样教育也越来越要求多元化,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本人翻阅了唐林兰《浅谈学前阶段的榜样教育》、庞丽娟《论教师指导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原则》、张树俊《提升幼儿榜样教育效果的对策研究》、吴燕萍《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同伴关系研究》、宁雪华《国内关于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研究的进展》等一系列期刊。现对运用榜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综述如下: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学前阶段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

,是身体、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品德、性格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种品德和能力的养成又来自于榜样教育。由于幼儿爱模仿,榜样教育更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

(一)榜样教育

1.榜样教育的含义及类型

有论者认为:榜样即值得学习和效仿的人和事。榜样教育是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习者身心健康发展,并使学习者发自内心的去模仿,从而形成与榜样一致的优良品格的社会活动。学前阶段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因为它是学前儿童品质和能力的养成和习得阶段。这种品德和能力的养成又来自于榜样教育。还有论者认为榜样教育具有形象、具体、生动等特点,它将抽象的道德准则、道德规范通过榜样示范具体化为易于理解、对照和效法的行为。所以,榜样教育比一般的理论说教的效果更为明显。

教育学硕士唐林兰将学前阶段榜样教育分为三种类型: 以父母为榜样、以教师为榜样、以同伴为榜样。以父母为榜样,父母应做到以身作则,建立真正的威信;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父母应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这三种榜样教育类型,我们还可以从幼儿喜欢的书本、动画片、电视剧中寻找优秀的榜样。 她认为榜样教育选择的榜样,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智力水平。只有让幼儿理解、体会、接受了,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榜样教育要依据不同年龄特征选择不同的榜样。

2.榜样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学硕士唐林兰在《浅谈学前阶段的榜样教育》中从榜样的概念说明了榜样的重要性。学前阶段幼儿的品德和能力的养成来自于榜样教育。榜样教育是学前教育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因为榜样是具体的形象的,适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模仿,还因为榜样教育对幼儿的利他行为,良好思想品德,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有着巨大作用。

白慧琳在文章中也提出了幼儿园常规教育,是幼儿认知发展的前提,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榜样示范与行为练习相结合是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好办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常规教育获得最佳效果。榜样示范是前提,行为练习是过程,幼儿的健康成长是目的。

3.榜样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说明:影响儿童学习因素很多,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行为主体的观察或对榜样模式的模仿。因此,探索学前阶段的榜样教育则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张树俊指出,由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局限,榜样教育效果则容易受到主客观的因素的影响。他对影响幼儿接受

榜样教育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第一,榜样与自身联系中断;第二,榜样刺激频率不当;第三,不当的榜样标准影响。 针对以上的几点影响榜样教育的因素,张树俊提出了提高对幼儿榜样教育效果的建议。 第一,培养孩子联系的观念。第二,要进行榜样选择。第三,要进行刺激量的选择。

教育系庞丽娟认为教师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指导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决定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性质、方向与水平。专门探讨教师指导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原则、方法,对于推动我国对该问题的研究,促进教师在深入认识它们的基础上自觉加以运用,提高教师指导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增强指导的积极、有效性,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指导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原则既包括幼儿其它方面教育中的共同、重要的原则,同时也包括与其它方面教育不同的特殊原则。而且,由于教育内容、教育任务的特殊性,即使是普遍、共同的教育原则,在运用其指导幼儿社会性发展时,在操作、实施上也有许多值得注意的特殊之处。所以教师运用榜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吴燕萍提出儿童的同伴关系是影响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

,在儿童个性与社会化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环境,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尊、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促进其社会化及心智的发展。同伴交往也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同伴交流、直接教导、协商、讨论的机会,幼儿常在一起讨论物体的多种用途或问题的多种解决方式。这些都非常有助于儿童扩展知识,丰富知识,发展自己的思考、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宁雪华阐述了同伴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调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是影响儿童社会化一个重要的家庭外部因素,同伴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和重要价值。宁雪华也在其中提到了如今国内对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仍有不足之处。我国研究者还有一些基本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

4.榜样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做法

苏艳菠提出了为学生培养榜样的两种具体的做法: 在班内培养榜样和跨班级或在园内培养榜样。苏艳菠从教师、同伴、家长三个方面阐述了榜样教育。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感,为人师表。同伴中的榜样是教育幼儿的重要力量。家长应该躬行身教,榜样示范。 程活在文章中说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不仅影响孩子的一朝一夕,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首先,教育孩子,父母要合作,步调一致。其次,教育孩子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再次,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品德教育。父母要注重品德教育,可采用劳动教育,艰苦朴素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总之,搞好家庭教育,坚持全面教育、经常教育是关键,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重点,父母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根本方法。

(二)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研究:1.幼儿社会性发展问题的提出,皮亚杰的社会认知理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依赖于认知的发展,儿童的社会认知影响着儿童的社会行为,儿童在每一阶段的成长,都是在教师与儿童间以及同伴间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中完成的。

2.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吴燕萍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同伴关系进行了论述,论者从 同伴关系与社会认知,同伴关系与社会性情感,同伴与个性发展和同伴关系与社会技能训练这四个方面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同伴关系进行分析。 宁雪华对同伴关系与家庭关系进行了论述,主要从 同伴关系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同伴关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和同伴关系与亲子依恋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者除了分析同伴关系与家庭关系,对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也进行了分析

,包括同伴关系与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关系和同伴关系与社会退缩的关系。论者还分析了同伴关系与社会认知,她在关注我国研究者的一些理论基础上,总结出同伴关系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同伴关系与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关系。

3.指导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原则

北京师大教育系庞丽娟整理分析了几个教师指导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原则。 第一,情感支持性原则。建立双向接纳,爱与关心的情感联系,在幼儿园中,教师是幼儿园最主要的交往对象,教师必须爱孩子。积极的情感投入和情感激发,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和日常生活中以积极、温和、友善的态度对待孩子,在教育过程中积极投入自己的情感。第二,行为实践原则。在实施这个原则时,教师要注意几点。首先,教师要注重帮助幼儿所学得的社会知识,行为规范与自身的实际行为联系起来。其次,教师要给幼儿提供大量的行为实践的实际机会。再次,行为实践意味着教师应当避免一旦看见幼儿间产生什么问题就自己包办处理,应有意识把问题展示给幼儿。最后,教师应注意引导。第三,强化原则。针对幼儿不同性质的行为,采取明确、适宜的强化方法。强化应重在促进幼儿发出积极社会行为的内在动机。强化应着重在行为而非幼儿本身。还要注意强化的及时性,即善于抓住强化的时机。第四,榜样作用原则。教师应重视自身对幼儿的榜样作用,教师对待他人与幼儿的情感态度也是其榜样作用的重要部分,幼儿同伴间的影响也十分巨大。第五,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包括教师自身态度一致性、幼儿园园内及教师间的一致性、家园一致性。第六,随机教育原则。教师须认识到随机教育不是一种捎带教育,教师须做一个善于发现有利教育时机的有心人,善于捕捉教育机会,教师要有随机教育策略、方法意识。

4.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不足及教育对策

宁雪华通过一些的分析,指出了同伴关系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首先,对同伴接纳的测量方法方面,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所用方法略有差异,但基本上是传统社会测量法的变化。其次,对同伴关系与亲子依恋和社会退缩的关系揭示不够。再次,由于伦理道德方面的原因,对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一直局限与相关研究,因而为它们的因果关系的解释带来许多困难。

吴燕萍从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同伴关系和教育对策四个方面进行

分析论述。通过一系列的论述与分析,作者总结了几个教育对策: 家园沟通;创造交往条件,帮助幼儿结交一两个相对稳定的朋友;及时关注幼儿的微小进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幼儿健康发展。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榜样教育的理论依据是依据马克思的人学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塔尔德的模仿理论和蒙台梭利的吸收心智理论。

康德是十分重视榜样教育的。康德在《教育学》中讲道为了在孩子身上确立一种道德品质,我们必须注意以下的东西:人们必须尽可能多地通过榜样和规定交给孩子们他们应该履行的义务。在这里康德认为榜样教育是孩子确立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目的是促使孩子履行对自己和他人的义务。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综上所述,各位专家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榜样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理解

,对笔者研究此课题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素材和资源,论述较为完备。我发现在现有的论著中,大多提到了榜样教育的类型、重要性及影响因素,这些方面都对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发现这些著作中较少会提到榜样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存在的缺陷,有的甚至只有寥寥几笔,有关的问题分析并不完善,而对问题的分析对解决问题有重要的意义。问题的发现是探索的前提,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更有利于这方面知识的发展。

其次,我发现在大量论著中专家们较多将研究方向定在文本论述方面,都很少提及榜样教育在现实情况中的运用。那么现实中运用榜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情况如何,它又存在怎样的一些问题呢,这些在文章中都少有提及。我认为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由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为理论做支撑。文本论述有助于榜样教育更好的发展,而实践有助于我们发现榜样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我们更深入了解、研究榜样教育。再次,我发现关于榜样教育方面的文献资料较少。

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对运用榜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调查研究,从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运用榜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体系。并对幼儿园运用榜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现状研究,深入了解幼儿园运用榜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现状产生的原因,从多角度引发更多有关运用榜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问题的思考。并尝试提出针对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策略和建议,运用榜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推动幼儿教师的发展及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6_82618.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家庭教育中太多的问题、烦恼、困惑纠缠着当今的父母。我们认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兼孩子效仿的榜样,父母起着全方位、立体化的示范作用,父母是孩子高尚精神的榜样,崇高人格的...

同伴的榜样具体推动力我们都知道孩子模仿能力强,而同伴之间的影响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将越来越超过父母的影响(尤其是到青春期后)。所以,父母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也要注意利用积极的同伴榜样做自己孩...

父亲,孩子心目中的榜样很多研究表明,父亲对孩子品行的影响非常大。在男人参与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做完美父亲虽然不易,但是要成为一个好父亲,只要愿意,就一定能做到。 男孩更会模仿父亲行为 研究发...

家长是幼儿遵守规则的榜样早晨入园时,中2班的蒙蒙站在楼梯口不走,她妈妈用力地往前推她,母女僵持不下。我走过去问蒙蒙为什么不去自己的班,蒙蒙委屈地说:“我让妈妈走那边的楼梯,她非要从这边的楼梯走。”...

如何给宝宝做个好榜样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给宝宝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家里,爸爸妈妈应尽量多和宝宝讲话,让宝宝聆听别人是怎样表达的,要知道,宝宝的进步都是靠模仿和学习的。给宝宝提问,让宝宝回答,...

你是孩子的榜样——谈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实幼教师经验100条:在班级里开展任何一项活动,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表现的最为积极、感兴趣哦!用自己的热情带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当教师专注于科学活动中的实验操作,你...

榜样学习,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篮球的积极性榜样是效仿的楷模,是来自生活实践中的,是幼儿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用榜样效应,让幼儿在榜样中促进篮球的主动学习,促进积极性,提升篮球技能、合作能力等。 1.明星球员 幼儿园或者家庭...

家长示范在前,树立好榜样期中以后召开家长会是每所学校的惯例,如何发挥其作用还取决于教师的智慧,喜欢每次家长会开出不同特色的我,认真思考一番以后,筛选重点、要点,采用最简洁的语言给家长提了几个建议...

在活动区活动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验研究工作报告在深入贯彻实施《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幼儿教育的特点和任务,为探索在新形势下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园承担了《在活动区活动中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