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新生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幼儿教育: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更新:03-27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培养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探索]一、问题的提出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遵循着两条路线:一是与父母亲的互动关系,即亲子关系;二是与年龄相仿的儿童之间的交往关系,即同伴关系。在幼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年里,主要的生活...+阅读

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通过交往,人们能够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幼儿时期的交往对幼儿的成长极为重要,它能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在家能说会道,到了外面却胆小、自卑、孤僻,交往能力明显较弱。由此可见,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非常重要,本文拟从创设良好环境,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开展分享活动,教给幼儿交往的方法 在家庭中,孩子一般只与家人交往,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的活动范围就从家庭扩大到学校,交往范围明显扩大,他们要学会与同伴交往,分享合作。为了让幼儿感受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教师可以定期的让幼儿带上心爱的玩具或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到幼儿园来与同伴一起分享。在活动中教师通过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往。活动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交往过程,和谁一起玩的?是怎么玩的?把东西给谁吃了?为什么?等等,让幼儿交流各自的交往方法,体验交往的乐趣。

二、举办节日活动,增加幼儿交往的机会 愉快的交往经验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交往主动性,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节日活动为幼儿创设了愉快的交往机会,是提高交往能力的最有益的活动之一。我们曾充分利用“六一”儿童节,因为这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这一天是属于他们的。为了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我们把传统的表演节目改为开展一些趣味游戏活动,让大班、中班和小班的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参加到游戏中来,他们都是主角,教师当配角。这一天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在一起活动,无拘无束的他们感到特别有趣,无形中孩子们既扩大了自己的交往范围,同时又享受到节日的快乐,并体验到交往的乐趣及同伴之间的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快乐,从而发展了交往能力。

三、开展角色游戏,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意愿,模仿成人劳动和交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是幼儿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培养自己,承担社会角色和遵守社会角色规范的一种自我教育活动。在我园组织开展的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角色游戏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主动性、角色意识和对角色规范的认同感。女小朋友体现的比较细腻,她们生动表现出了“售货员”的坚守岗位、热情待客;表现出我园“教师”的严于律已、热情关怀;男小朋友比较争强好胜,很有正义感,喜欢扮演警察指挥交通、抓小偷;扮演建筑师建设高楼大厦;扮演工程师设计汽车、飞机……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角色行为是幼儿对社会角色规范的认同,通过角色模仿,不但强化了他们的交往意识和角色规范,并且自觉不自觉地迁移到幼儿的现实生活中。在游戏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多交往,让他们自己找伙伴,相互合作,引导他们友好相处。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交往的重要性。

四、善于发现优点,创造与集体交往的机会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天性和优点,《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非常注意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特长,扬长避短,从而树立其自信心,为幼儿交往创造良好的心理基础。我班有一个从外地转来的男孩,名叫委委,他不爱说话,课间喜欢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也不愿与老师交流,而且脾气很倔强,问他什么一句都不应。为了让他融入到集体中来,我们想尽了办法。最后我通过家访,从孩子的妈妈那里得知,孩子在老家读书时,挨过老师的打,由此使孩子对老师产生了畏惧心理,逐渐导致了今天这种性格。我们了解到了原因后,对他特别的关注,有一次,委委主动捡起了掉在地上的纸屑,我看到后及时地在集体面前表扬了他,只见委委露出了笑容,我还第一次看到他笑得这么灿烂。之后我又为他创造与小朋友交流的机会,并且多鼓励、多表扬,上课时多让他回答问题,对他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在他遇到难题时,我微笑着走过去,摸摸他的小脑袋鼓励他,逐步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在随后的日子里,他慢慢地接受了我,能主动与我交谈,其他小朋友找他一起玩时,他也能和他们玩得很高兴。

五、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苏霍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社会行为的学习,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为孩子做榜样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和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间接地影响幼儿,构成他们学习的榜样。”因此成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如:孩子的同伴来家里玩,家长要热情接待,还要留给孩子们单独在一起的时间,等小客人走时,要客气送别,欢迎下次再来。这样做实际上是给孩子做出表率,使孩子在潜移默...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呢

一、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幼儿的正常交往。

幼儿的交往能力只有在良好的环境和更多的交往实践中得到锻炼。如:刚入幼儿园的宝贝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往往会产生恐惧、不安、焦虑的心理,表现为孤僻、胆小、不合群。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为宝贝提供交往的环境和机会,以消除宝贝的不安心理,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这时老师可以请大年龄班的幼儿到班里为小朋友表演节目、讲故事、交朋友,跟他们做游戏,在和哥哥姐姐交往中,慢慢使幼儿解除孤独、害怕的情绪,使他们感受到友爱、欢乐,同时,学会交往。这样,会使大年龄班的幼儿懂得了交往中必须有责任心、互助心。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应给宝贝充分的游戏活动的时间,因为游戏和活动是幼儿进行交往、学习交往技能的最好机会。特别是角色游戏,幼儿在交往中必须敢讲话、爱讲话,消除羞涩、胆小的心理,克服任性、霸道的个性。如:通过角色游戏可以使幼儿学会不同的交往方式,教师在幼儿游戏时应有意识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各种关系,培养幼儿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

二、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言语交往水平

1、语言交往行为取决于语言交往能力的高低。幼儿语言交往行为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高低。言语交往能力不仅与交往双方对同一语言符号系统的掌握程度有关,而且还涉及到语言交往的内外环境中的诸多因素。

2、重视培养幼儿对交往内容做组织能力。言语交往还受双方性别、兴趣、相互关系、交往动机、愿望等因素影响,由于幼儿的自我中心语言较多,社会性语言发展较弱,并且极容易随客观环境的改变而转变话题。所以我们重视培养幼儿对同一话题的坚持能力和对有关交往内容做组织能力。同时,丰富幼儿的各方面知识、经验使他们用更多的语言交流更多的信息。如:经常向幼儿提出更多的问题,启发幼儿的思考,较快反映等。教师努力给幼儿提供与不同的人的机会,使幼儿能根据交往时间、地点、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容易在交往双方产生共鸣的语言形式,让幼儿在交往中尝试成功与失败,从而能学到有关的技能。

三、教给幼儿社会交往的技能,增强幼儿交往的自信

幼儿需要交往,哪怕是一个内向、孤独的宝贝也需要交往,愿意交往,然而仅仅拥有一个美好的交往愿望也不一定能使交往成功。这就涉及到有关交往技能的问题,如小班幼儿的思想单纯,在进行主动交往时没有交往策略,因此,常常使交往受挫。这样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境或在某种行为刚刚发生时,就可组织幼儿讨论,学习一些简单的交往技能。

幼儿只有具备很强的自信心,才能很好地同他人进行交往。如何才能使幼儿具有社会交往的自信心,是成人必须教给幼儿的社会交往的技能。幼儿的社会交往,包括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和幼儿与成年人的交往,幼儿与成人的交往比较容易,成人主要要教给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技能。首先,要教给幼儿友好地与同伴交谈,交谈的语调要柔和,能耐心倾听别人的谈话;其次,要让幼儿更多的注意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不是总看到别人的缺点,拿别人的缺点来取笑别人;再次,要理解同伴的兴趣和爱好,既能服从别人的兴趣但又不盲目地听从别人。例如: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教师可以教幼儿一起商量做什么游戏,如何玩,在游戏中既能积极地提出建议,又能尊重别人的意见,不强迫别人接受或服从自己的意见;最后要教给幼儿和同伴共同分享玩具,有好的玩具大家一起玩,能平等地与他人交往,愉快地与同伴合作等。

四、扩大幼儿社会交往的范围,进一步增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应该不断扩大幼儿社会交往的范围,打破班级和幼儿园的界限。幼儿园可以开展大小的联谊活动,还可以带幼儿走出幼儿园,让幼儿同社会各个层面的人们进行交往。如组织幼儿去春游,让幼儿同农民伯伯进行交往;组织幼儿参观商店、菜市场等,锻炼幼儿实际交往的能力。

五、密切联系家长,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共同担负起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责任

幼儿除了在幼儿园活动外,还有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且与父母最亲近。我们努力与家长达成共识,在家也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培养幼儿敢说话,爱说话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幼儿树立信心,敢于交往。同时,适当地把宝贝带入自己的社交圈。家里有客,让宝贝参与接待,在交往中学习交往。另外,组织家庭游戏小组,也不失为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一条好途径。家庭游戏小组的成员经常自发地、不定期地开展郊游、娱乐等活动。平时,则鼓励宝贝运用电话与同伴交往。使幼儿从自己的小家庭走向一个全新的大家庭。

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只有成人利用各种不同的手段,坚持不懈地对幼儿进行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才会不断的增强。

如何指导家长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实际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长都比较娇养孩子,怕孩子出去玩会被人欺负,会跟别人学坏,会不安全等,于是就对孩子采取种种过分的保护措施,甚至过分的将孩子隔离在家里,这样做不利于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会使幼儿产生沉默、内向甚至忧郁等情绪。作为家长,应放心大胆地让幼儿与他人交往,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能力。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态度。在孩子交往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会有矛盾的发生,不能因为孩子的苦闹而责骂自己的孩子或其他人,因为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可以说人的成长就是由各种挫折陪伴的,所以家长应根据幼儿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来科学高效的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分析幼儿的人际关系发展特点,我提炼出的关键词是同伴关系,幼儿同伴关系是通过相互作用的过程表现出来的,这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这里我们可以从小班幼儿,中班幼儿,大班幼儿三个阶段来对幼儿的人际关系发展特点进行概括总结:

小班幼儿: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步入幼儿园,同伴交往开始发展,三岁左右幼儿处于认知发展为自我中心期,更多的幼儿处于独立游戏中,因此冲突时三岁小孩经常遇到的事,而之所以冲突是因为幼儿还还不止如何处理发生的事情,如有的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时候会因为玩不到别的小朋友的好玩的东西就直接动手,这是自我中心化造成的。所以小班幼儿的同伴交往不稳定,具有随机性,处于懵懂的浑浊期。

中班幼儿:中班幼儿的认知能力逐步发展,交往相对增多,受忽视的幼儿也明显减少,如有的小朋友会只顾着自己开心而捣乱别的小朋友正在进行的游戏,这样导致多数小朋友不喜欢他,这种行为在这一阶段经常发生,容易出问题。中班幼儿这一阶段同伴间的交往开始稳定,交往对象上有明显的指向性,更加多元化,对消极地社会行为更加敏感,同伴关系处于鲜明的分化期。

大班幼儿:大班幼儿同伴之间分化程度稳定,对同伴的偏爱程度更加明显,不受欢迎和特别受欢迎的幼儿差异很大,如几个好伙伴在一起踢足球,别的小朋友参与的话他们就会表现出很不欢迎的态度甚至追打。此阶段大班幼儿的交往已经完全分化。同伴关系相对稳定。

根据以上的概括性的总结,我认为家长应适当教给幼儿正确的与人交往的技巧,适当的帮助与提醒。所以根据幼儿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培养:

应该教育孩子与他人交往时要大方,要学会分享。。父母心疼孩子是理所当然的,家长可以在孩子交往前有意识地提醒幼儿,设想交往的过程及交往中出现的问题。

比如: 遇见熟悉的或陌生的人,家长应主动提醒孩子与其打招呼,问好,帮助他迈出交往的第一步,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是有利的;

在游戏交往中提高。幼儿喜欢游戏,他的小伙伴就是最理想的游戏玩伴,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会获得很多的快乐和满足,家长可以选择一些学习性的游戏让孩子参与,如找数字宝宝等等。

启发孩子多和同伴儿交往,并及时的鼓励孩子积极地交往,体验合作的乐趣。帮助孩子交朋友。孩子还小,在很多方面都会需要家长的陪同和帮助,家长在帮助孩子交朋友时应该注意三点:一是尊重别人,让幼儿学会宽容,真诚对人就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二是相信自己,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告诉他们要学会克服困难,充满自信,时时保持乐观自信的好心情;三是会化解矛盾。当幼儿之间出现了问题,不能一味指责或是哄骗,要让幼儿学会容忍、理解和原谅。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6_98727.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浅谈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一些独生子女在家里像个小太阳,但走出家门后胆小、自卑、孤僻,交往能力明显较弱。怎样让幼儿融入到集体中去,成了一个大家关注的问题。由于...

从小注重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本学期开始班里幼儿出勤率很高,上学期不常来园的孩子们都来了,进来幼儿间争吵、打闹现象比原来多了,我想可能是因为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有时不知该怎样与同伴友好的相处,不能自己解...

小议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幼儿的区域活动时,经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与别人玩,他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

培养幼儿的交往信心与能力幼儿的交往对象有同伴、教师和成人,交往能力的学习主要有语言、方法、主动性及情感等方面。不同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某一方面的能力,只有扩大交往的范围,掌握交往的策略,儿童...

浅谈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幼儿只有在与同伴友好的交往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充分了发挥个体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评价...

浅谈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与合作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重视幼儿交往能力培养媛媛是一个内向害羞的女孩子。当班里小朋友热火朝天地讲着自己的五一见闻时,媛媛只是静静地在一旁听着;当小朋友们在大型玩具上开心地爬上爬下追逐嬉戏时,媛媛坐在秋千上静静地...

怎样培养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孩子:天真、活泼、惹人喜爱。他们是快乐、无忧无虑的。而在这快乐的同时,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多让他们体验交往生活,而不是百一顺从、包办代替。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更应该加强对幼...

如何加强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的培养如何加强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的培养,幼儿合作与分享能力培养的几点做法:幼儿教育是贯彻教育理念,构筑学习化社会的前沿阵地。为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培养幼儿交往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