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新生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高效率亲子,有心机陪玩

更新:09-13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幼儿园叛逆期如何教育家长也需要对宝宝“耍心机”]每个宝宝在成长过程当中都会经历 叛逆期 ,并且宝宝的 叛逆期 还不止一个。其中第一个叛逆期就是出现在幼儿园时期。宝宝在三岁左右的时候大概会出现人生当中的第一个叛逆期,这...+阅读

当不会玩的70年代生人成为孩子父母的时候,他们必须学会与孩子一起玩。让陪伴孩子的时间变成有效率的时间是妈妈们必修的课。

典型不会玩

不会玩父母之缺少游戏精神

典型不会玩讲述人,幼儿园邓老师

我们幼儿园前几天组织了一次亲子活动,由孩子家长和小班的孩子共同参加,我们设计了一个游戏叫做“抢尾巴”,就是把彩色的纸条扭在一起,做成纸绳,当作“尾巴”。我们请出10个小朋友和10个家长,每个家长背后系一个“尾巴”,给小朋友去抢,我们设计的奖励原则是,抓到两条“尾巴”的小朋友就可以拿奖品。

但游戏开始后,情况有点出乎意料,每个家长都不是全心投入游戏、躲闪不要让小朋友抓住“尾巴”,而是先护住自己的“尾巴”给自己的孩子,然后又去帮孩子抢别的大人身上的“尾巴”。

第一组只有一个爸爸有游戏精神,没有把“尾巴”留给自己的孩子,也只有一个小朋友手上有两条“尾巴”,而这个大公无私的爸爸的孩子则一条也没有。第二组大家都学乖了,最后每个小朋友都只有一条“尾巴”——从自己父母那里“抢”来的。

点评:父母没有游戏精神,孩子就不能从游戏中得到真正的乐趣。邓老师描述的现象是集体活动中常见的,不会玩的父母,怎么可以教得出会玩的孩子?赋予游戏太多意义的父母,可能就是让孩子的游戏失去乐趣的人。

不会玩父母之缺少游戏创意讲述人,孩子妈妈孙女士

我觉得我妈妈是一个有游戏创意的人,她给孩子做了好多玩具,比如用绳子拖着汽水瓶子走,用两个可乐罐做成天平,还有就是用硬纸板做成笔筒,孩子都很喜欢,而我就没有这方面的能力。

我通常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买玩具吸引孩子,一个是让他学习来代替玩。通常情况下,新玩具只能吸引孩子十几分钟,而教孩子读诗之类的所谓早教只能带来孩子激烈的反抗。有时候搞不明白,为什么妈妈那边一念什么“麦子黄、麦子香”之类的儿歌就把孩子吸引去了?孩子用手拖着一个哗啦啦响的瓶子,比玩电动车还开心。

今年十一,我妈妈回老家去,孩子交给我7天,平时总是觉得没有时间带孩子,一旦时间多起来,忽然发现没办法填满自己和孩子独处的时间。自己想出来的游戏孩子都没有兴趣。以前总觉得妈妈带孩子总是让孩子“胡闹”,等自己带孩子才发现,就是孩子愿意“胡闹”也不容易。

点评:我们有时候对孩子的玩存在偏见,尤其是老人带孩子玩的时候,觉得孩子在浪费时间,是胡闹,从而加以生硬的阻挠和制止。其实对孩子来说读书、认字、写字、画画不一定是“正事”,只有玩,才值得孩子们去追求。

玩家解码

我们和孩子玩什么

父母们关心的0到6岁的孩子早教的话题,其实早就不是一个孩子如何学习的话题,而是要来讨论孩子如何游戏。

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健教授提出“让孩子的游戏更有效,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的观点,并且提出在智力发展中要“左右开弓”,益智的游戏要“手眼配合”,这些观念都让在场的孩子家长们获益匪浅。

陪玩要有效率

母子关系是任何人际关系都不能替代的。

大多数妈妈都认识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甚至有不少妈妈选择做全职母亲,放弃工作,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专家也认为,如果单纯从孩子教育的角度来说,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永远也不嫌多。

但现在有另外一个问题值得关注,无论是全职妈妈还是工作的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是不是“有效率”的格外重要。多陪伴孩子不是要妈妈与孩子整天厮守在一起,而是发挥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即使是不能全天陪伴孩子的母亲,如果能够让亲子时间高效率度过,那么孩子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玩就是学习

大多数妈妈的问题是,应该让孩子学什么,怎么学,从什么时候开始学。

而专家对这样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就是孩子不需要学习,所谓的学习对孩子来说也是游戏,学也是玩,玩也是学,与其考虑如何让孩子学习,不如给孩子设计出适合他的游戏。

什么样的游戏是适合孩子的游戏,有三个原则,一是要满足孩子内在的获得快乐的需要,一定要好玩。二是要满足孩子获得知识技能的需要,也就是要能够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求知欲也是孩子的本能。三是要满足孩子的成就感。

同样,为孩子设计或者选择游戏,应该考虑游戏是否具有整体性,也就是能够既锻炼左脑,又锻炼右脑;还要考虑游戏是否具有活动性,也就是要强调孩子的动手能力。另外还要注意游戏的有序性原则,也就是要尊重孩子由低向高发展技能的客观情况。

早期教育要注意随时玩,玩中学,不一定非要安排出特别的“学习时间”。

游戏体验

专家为家长们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这些游戏需要的道具都非常简单,既可以是孩子在家里和爸爸妈妈玩,也可以组织几个小朋友和家长一起玩,这些游戏的特点就是可以让孩子左右开弓,手眼配合,全面发展。

游戏1:家长和孩子面对面站,练习抛球,家长左手抛,孩子右手接。交替练习。

目的:加强左手锻炼。可以加强右脑开发,提高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

游戏2:单脚前后跳。

目的:加强平衡。

游戏3: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让孩子左手握成拳头,右手手掌摊平,一边说“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两只手交替动作。

目的:加强手的动作。

游戏4:一只手在大腿上摩擦,另外一只手握拳轻轻在另外的腿上敲打。两只手同时动作。

目的:训练一心二用,也是开发智力的好办法。

游戏5:用小方块塑料地板胶摆成一条弯曲的小路,蒙上孩子的眼睛,让他听着爸爸妈妈的指令走路,家长可以用“向前一格”、“向左一路”等口令指挥孩子。也可以先让孩子记住地胶的位置,然后自己走。

目的:让孩子形成方位观察和记忆能力。

游戏6:画一个圆,让孩子在上面添加线条或者色块,变成其他东西,比如饼干、太阳等等,变化越多越好。也可以让孩子找出家里圆形的东西。除了圆形,也可以换其他形状。

目的:发展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

游戏词典

左右开弓

根据专家的研究成果显示,人的左右脑分管不同的功能,左脑被称作是“学术脑”,主要具有语言、逻辑、数学、顺序、符号和分析等功能,在幼儿时期,通过训练孩子背诵诗词、学习生字、练习简单数学等都能刺激孩子左脑的发育。右脑被称作是“艺术脑”,主管韵律、节奏、图画、想像、情感、创造力等,舞蹈、画画以及让孩子做简单的设计都有助于右脑的开发。

好的游戏应该能够同时锻炼孩子的左右脑均衡发展。

手眼配合

有人说“孩子的智慧都集中在手指尖上”,手眼配合的游戏最适合开发孩子的智力。中国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动手能力差。

专家建议家长给孩子挑选玩具时,应该选择拼接类的,可以锻炼孩子的手。

一些传统游戏,比如玩七巧板,最可以锻炼手,也可以强化孩子的空间想像力。

最简单的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也是左右脑都均衡训练的游戏,比如做出什么手势,这需要形象思维,至于如何通过做手势来赢得比赛,则需要逻辑思维,这其实就是最典型的左右脑全面发展的游戏。

无效亲子时间

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你可能要警惕,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你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是“无效率”的。

“你自己先看一会电视吧,妈妈把今天的报纸翻一下。”

看电视是接受知识的一个渠道,但却不是最好的,因为看电视完全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如果妈妈能够参与孩子看电视的过程,而不是任由孩子歪在沙发上一小时接一小时地看电视,效果会更好。

正确的方法:妈妈陪孩子一起看电视,除了可以挑选节目、控制时间外,还可以针对电视的内容和他进行对话。

“你搭的积木真漂亮,再搭一个吧。”

孩子自己做游戏是学习的一个部分,但小孩子有时候会重复一些动作来“消磨时间”,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孩子有时候对游戏的兴趣不大,是因为他们不能发现游戏新的亮点。

正确的方法:在孩子游戏的时候妈妈能够稍稍参与,可能就会让游戏变得不同,比如孩子可以按照说明书的图案用积木搭出漂亮的房子,但如果妈妈能够告诉他,还可以用木块摆出一个椅子的形状,就会开拓他的思路。父母的参与可以缩短孩子自己摸索的时间,他会在你的基础上,发挥更大的创造力。

有了成年人的指导,孩子游戏的目的性会更强,效率也会更高。

妈妈提问

Q:外婆教的老儿歌已经过时了,怎么选择儿歌呢?

A:很多妈妈反映没有太多好的儿歌,专家认为,类似“小老鼠,上油台”这类的儿歌仍旧是对孩子很有益的,因为孩子的儿歌最关键的是音韵要美,而这类传统儿歌恰好具有这方面的优势。读古诗也是为了让孩子体会语言的美感,而不是为了让他理解艰深的古代汉语。

新儿歌的选择,音韵美仍旧是最关键的。

Q:我的3岁9个月的孩子已经能够进行初级运算,学会了许多汉字,请问我们教孩子问题大不大,孩子会不会太辛苦?

A:在大人看来,孩子认字是学习,其实在他看来,这只是游戏而已。学龄前的孩子有自我保护的功能,是不会被学习“累坏的”,所以家长倒不用担心孩子会太辛苦,因为如果孩子不爱学习了,他就会东张西望,换其他游戏,甚至呼呼大睡。家长要相信孩子的潜力很大。

至于教孩子学汉字,要注意识字重要,阅读更重要,让他通过阅读来学习汉字效果更好。

Q:在给孩子讲故事或者孩子自己阅读过程中,他提的问题怎么处理?

A:基本原则是“大问大答,小问小答,不问不答”,也就是鼓励孩子提问,对孩子问题的回答程度要适中,孩子没有问题,家长也不必一定要为孩子讲解。孩子可以在不理解的情况下阅读。这样的做法依据的早教理论就是孩子应该接受大量信息,这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Q:给孩子听什么音乐好呢?

A:在不少西方国家,音乐课是孩子的主课,早教效果最好的是古典音乐,睡前的半小时孩子处于浅睡状态,这时候听音乐效果最理想。至于孩子做游戏的时候,也可以来点背景音乐。

Q:朋友的孩子会很快地把一句话倒过来说,专家都说这个孩子聪明。我们的孩子也想锻炼一下智力,用不用练习这个项目?

A:家长不要扼杀孩子的发展个性,他有什么强项都可以发挥,如果有兴趣,可以让孩子练习,如果没兴趣,不能强迫孩子练,不如找他的“强项”。

Q:大人说话,小朋友插嘴好不好?

A:好,要让他有“话语权”,感觉被尊重。

Q:5岁的孩子太反叛,怎么办?

A:5岁到6岁、还有孩子十一二岁的时期,是孩子比较“反叛”的阶段,除了有危险的行为要制止、有些原则要坚持以外,家长不必太在意。

Q:孩子表现欲太强好不好?

A:好,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爱出风头长大会吃亏,怕老师或领导不喜欢,其实不用担心,表现欲强的孩子往往比较自信。在早教阶段直到以后读书,自信都能够让孩子更快接受知识,孩子的性格会不断调整,家长不要压抑孩子,人为塑造所谓“谦虚”的性格。

Q:两岁的孩子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为什么特别怕生?

A:孩子成长有多个阶段,1岁半到两岁之间是孩子开始寻求安全感的阶段,所以可能会比小时候更要“怕生”,让孩子早克服当然更好,但不要强迫孩子一定要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而是要给他充分的“安全感”,让他慢慢适应,家长要多给他提供集体活动的空间。

Q:幼儿园老师有时候会问孩子一些“脑筋急转弯”之类的问题,这种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会不会让孩子感到困惑?

A:不会,让孩子知道问题的答案不是惟一的反而更好。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7_31342.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只会说「NO」伤关系,耍心机让孩子无法拒绝你!「感受孩子的『想法』,耐心倾听。」说穿了,这是一种「同理心」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有妈妈担心「一味同理心的话,会不会不懂区分『善』与『恶』?」不用担心。所谓的「同理心」并...

高效率和教育也要追随孩子们的兴趣前言:教育孩子,我们不可以盲目,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孩子们的兴趣来开展,这样才更加的能够见到效益,并且宝宝们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快乐,以下就让我们来结合一个小实例具体的看下吧! 春天,...

戏精宝宝为了找存在感耍过哪些小心机你家宝宝有没有假哭过?你家戏精宝宝有刷过什么心机?有的宝宝为了吸引父母的关怀刷存在感,宝宝为了找存在感,耍过的这几个“小心机”,你家宝宝有几个? 我们总说无知小儿,宝宝真的很...

幼儿园高效率集体教学活动策略研究摘 要:在新一轮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切实提高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的效率及质量成为摆在诸多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教学难题。从“专业概念”以及“有效措施”两个...

别让孩子成为记仇的心机boy  生活中可不止是大人才会记仇,现在很多小孩子也学会了记仇,但是小孩子记仇真的合适吗?小孩子记仇的原因有很多,而小孩子记仇的坏处也是多方面的,因此,为了孩子的成长也好,为了家...

想让宝贝碰蔬菜妈咪得要耍心机  蔬菜对孩子的健康是很有帮助的。孩子断奶的时候,蔬菜是孩子营养需求的主要来源。蔬菜里大量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可以促进孩子的新陈代谢,帮助孩子消化吸收。然而,如果你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