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新生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家长应该避免的早教误区

更新:09-16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宝宝喝果汁避开6大误区]误区1 拿果汁当水喝 3岁的乐乐就爱喝果汁,爸爸妈妈听说喝果汁对孩子健康有益处后,也盲目地给乐乐成箱地往家买。乐乐呢,早也喝,晚也喝,一天就离不开果汁了,特别是到了夏天,干脆水也...+阅读

前言:现在的孩子早教的科目是相当的繁多的,家长面对这样繁重的课程,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呢,因此家长,一不小心就会做出不利于孩子成长的错误选择。其实,家长只要摆正心态,理性认识,就能让“早教”归位。

一、特长培训:遵照生理特点,兴趣为先

案例:

嘉嘉刚满3岁,妈妈就把钢琴买回了家,到处找老师教琴。找了几个老师,他们都认为孩子太小,说:“等5岁后再来学吧。”嘉嘉妈可不答应,“早点学,孩子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啊!”

点评:

学钢琴的适宜年龄是4~5岁,过早开始强度较大的钢琴练习,会使孩子的手指变形,最终影响孩子将来的发展。特长教育应该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给孩子带来快乐和自信为宗旨,让其更积极地享受生活。特长培养必须有两个前提,即遵照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因为每种艺术特长的学习都有它的关键期,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都不同,若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自作主张地为孩子选择兴趣班,或者强迫孩子安排太多的特长学习,不仅会分散孩子的精力,还会加重孩子的负担,影响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

建议:

形成这样的认识:如果以挫伤一个孩子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为代价去学会一门技艺,那么这样的技艺不学也罢。对待特长教育,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和一个正确的态度,不把特长学习和素质教育等同起来,也不把特长当成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强心针。

二、知识准备:拒绝小学化,在游戏中学习

案例:

坐地铁时,不到3岁的拉拉指着站牌上的字说:“花。”妈妈一看兴奋极了:自己从来没教过孩子汉字,看来孩子识字的敏感期到了。为好好把握这个时机,第二天,妈妈就给拉拉报了“识字班”,而且每天让拉拉背《三字经》,规定她学10个汉字。本以为拉拉会对识字更感兴趣,认识更多的汉字,可事与愿违,拉拉每次看到字卡就哭。

点评:

儿童自出生起就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地进行着学习,由此获得经验并发展自己。拉拉每次去地铁站乘车时都听到广播报站,听多了自然认识了站名。刚开始,孩子主要是以这种自然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知识的需求,他们的确需要成人的引导教育。但家长“求早”“求快”的教育方式,却会打断孩子的自然学习,给孩子造成压力,影响教育效果。

建议:

儿童自然学习的方式非常有效,家长在给孩子实施教育时,要更多地结合儿童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模拟他们的自然学习方式,给予他们触摸、观察大自然、听讲童话故事、进行玩耍游戏的机会,这样他们才能有效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获得经验,并发展已有的学习能力。

四、超常教育:一定要绕道而行

三、亲子课程:别寄予太大的希望

案例:

张女士休完产假后,不得不把只有3个月的儿子交给保姆看管。因为担心保姆教育不好孩子,孩子会落后于其他人,所以在儿子4个月的时候,张女士为儿子报了亲子班,让保姆带着孩子去。幼儿早教

点评:

亲子课程是早教机构为婴幼儿提供的一种训练课程,主要是针对3岁以下的孩子,孩子必须由家长带领,这是“亲子”二字的由来。亲子课程主要是利用各种教玩具刺激孩子的感官。相对于生活环境和大自然来说,亲子班的刺激物是有限的,家长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亲子课程上。早期教育

建议:

如果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感官刺激环境,如引起视觉探索的图形、可供触摸的不同材质的物品、能够动手操作及发出各种声音的玩具等,让他们获得充足的感官刺激,那么选不选择亲子课程都无所谓。如果选择亲子课程的话,家长应尽可能陪孩子一起去,并把从亲子课程中学习到的教育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幼儿教育

案例:

杰夫3岁多的时候对数字极为敏感,这可让爸爸妈妈喜出望外,他们认定孩子是数学天才,决定要好好培养。于是赶紧给孩子报了某某“神童”教育的奥数班。渐渐地,孩子的脸上少了天真的微笑,常常垂头丧气的,像个萎靡的小老头。幼儿早教

点评:

有关调查表明,超常和低智力的儿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九成以上的儿童都是“正常”孩子。但有近三成的家长把“正常”孩子当“神童”。杰夫的爸爸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其实孩子在不同时期对事物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即使孩子确实优于同龄孩子,那也可能是因为个体发展的快慢造成的。另外,超常教育其实不是早期教育,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超常教育往往是在早期教育获得成功后继续实施的教育,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教育,不是人人都能够接受的教育。

建议:

摒弃虚荣心,接受自己的“正常”孩子,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一步一步踏实地进行早期教育。即使一些教育机构打出类似“培养超常儿童”的口号,家长也一定要谨慎三思,带着孩子绕道而行。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面对这样的情况不止是给孩子增添了负担,同样也是给孩子带来的负担,让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案例的具体的分析及建议,可以让家长正确的认识孩子的早教问题。让孩子的教育步入正轨。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7_35867.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3月份早教班工作总结早教班三月份工作总结 3月,是柳枝吐绿的季节,是百色待绽的季节,也是人们充满希望和梦想的季节。在这样的期待中,孩子们迎来了新的学期。 本期我班又增加了十六名新生,由于刚加入...

宝宝的营养均衡益于早教食物多样有益早期发展 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医师刘纪平讲,为了孩子的健康,要做到食物多样、平衡、适量,因为,没有一种食物能够具备所有的营养。食物的多样化是保证孩子...

婴儿口腔护理要点及误区口腔护理是日常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新生宝宝来说非常重要。新生儿的口腔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唾液腺发育不足,唾液分泌较少,黏膜较干燥,如果护理不当,不仅易发生口腔疾病,也常导致...

宝宝生病喂药的十大误区宝宝生病了,可急坏了爸爸妈妈,这时候喂药就成了一大难题。为了能让宝宝快好起来,在给宝宝喂药是爸妈们会采取各种手段,下面介绍十种给宝宝喂养时的常见误区,和我们一起检测一下给...

家长给孩子补钙5个误区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因错误补钙而导致疾病的患儿,不少家长在给孩子补钙方面存在着诸多误区,实有必要加以指正。 1、“补钙就是多喂钙剂”。其实,钙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受多种因...

补钙误区四个方面孩子平时做个“鬼脸”,逗人可爱。可如果得了“鬼脸综合征”,那真让父母笑不出来。 一天,一位母亲怀抱着不满周岁的孩子来医院就诊。只见这个孩子长着一张大嘴,上唇突出,鼻梁平坦,...

矫正孩子视力四大误区误区一:假性近视也须矫正 假性近视须矫正的说法,一度流传甚广。其实,假性近视的实质并不是近视,没有必要治疗,治疗不妥反而会影响视力。我们可以看一下临床上的两个典型病例:8岁的...

喂牛奶应避免的误区1.煮牛奶不要去奶皮。奶皮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A对人的眼睛有益处。以牛奶为主食的婴儿长期饮用去皮的奶汁会引起严重的眼病。 2.每日喝牛奶不要过多。喝过量牛奶的小...

走出误区为宝宝正确选购维生素误区一:有助健康,维生素吃得越多越好 由于维生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有些人认为维生素吃得越多越好,这种做法不但错误,而且非常危险!维生素可分为水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