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新生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父母应该学会与老师沟通

更新:09-16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孩子为何不相信父母的许诺]孩子不相信父母的许诺,是有一定原因的:有些家长为求孩子一时的宁静,往往不根据实际情况,给孩子种种许诺,让孩子在盼望中等待,而最终以失望告终。如孩子希望有一个声控的洋娃娃,父母...+阅读

前言:每个宝宝都是家中的小宝贝,从来都是受不得半点委屈,当孩子上幼儿园了,更是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孩子在幼儿园里稍有不顺就回家给父母告状,可想而知最后的结果就是家长起诉老师,对于孩子在幼儿园里遇到的问题,家长不可对着孩子的面,指责老师的不对,这样容易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抵触的心里,对于孩子遇到的问题,家长正确的做法就是先查清事实的真相,私底下呢与老师沟通一下,只有多了解孩子的心里才能更好的对孩子加以教育!

将宝宝交到幼儿园,本以为会省心的。可是,麻烦事似乎更多了,孩子今天磕磕绊绊了,明天不受重视了,后天又……这些让你在心里嘀咕老师的“不是”了吗?可是,你知道吗,老师也有老师的烦恼和委屈呀!

老师照顾不周到,孩子才老生病?

妈妈投诉

自从小晨上幼儿园以来,他就三天两头感冒生病。这些情况,在小晨没上幼儿园之前都很少有。听一些妈妈说,孩子午睡起来时,老师根本就不会帮孩子穿衣服,让孩子特别容易着凉,有时孩子尿了裤子,也没及时更换,有的孩子喝水需要别人督促。妈妈不在身边,老师应该担起责任。正是她们照顾不周到,才让孩子频频生病。

老师的烦恼:孩子上幼儿园后,容易感冒生病,这是许多妈妈关心的问题。但事实上,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像每天我们都会安排早操户外活动时间。可有的家长却觉得上幼儿园不用那么遵守时间,常常在活动时间过后才送孩子入园。另外,我们再三要求家长多准备一些毛巾和更换衣服在孩子书包里,粗心的家长却总忘了。因此,各种因素加在一起,就造成孩子的抵抗力不够,容易生病。

解决办法:孩子上幼儿园后,对环境存在恐惧感,加上刚过集体生活,容易交叉感染。除了在家里时,注意让孩子多活动,增强抵抗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因为孩子较多,老师不可能一对一地照顾孩子。因此,家长和老师一起努力,让孩子学会在穿衣、吃饭、喝水、尿尿方面的自理能力,也会减少孩子生病的几率。而对于有的孩子的身体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最好妈妈提前跟老师提醒。

老师对孩子不好,孩子才不爱上幼儿园?

妈妈投诉

在晓辉上幼儿园以前,他特别向往上幼儿园。可是,真正开始上幼儿园后,却不是这么回事,几乎在每天醒来睁开眼睛就说,妈妈,我不要上幼儿园。我耐心地询问他不愿上幼儿园的原因,而他给我的回答虽然每天不一样,但有一点很肯定,就是他在幼儿园里得不到老师的重视,所以才不愿意上幼儿园。

老师的烦恼:孩子不愿上幼儿园的原因有很多,可能身体不适,也可能情绪受影响,或是一时融入不了幼儿园生活。但家长如果只是一味地指责老师,没有关心照顾好孩子,才导致孩子不愿上幼儿园,会造成家长越来越不信任老师,这种感觉一旦传递给他,就会让孩子产生消极情绪。

孩子不断重复不愿上幼儿园,有时只是一种侥幸的心理,故意想让妈妈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其实在幼儿园里,他照样玩得很开心,和同学也相处得很好,只要妈妈弄清楚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真实情况,就不会被他牵着鼻子走了。

解决办法:入园指导不管孩子是不是真的不愿上幼儿园,家长和幼儿园都要往同一个方向考虑,让孩子真正爱上幼儿园。妈妈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在接孩子时,多陪孩子在幼儿园里和老师相处一段时间,这等于告诉孩子,你看,妈妈和老师就像朋友一样,也可以相处得很好。这种轻松的氛围,也会让孩子爱上幼儿园老师。

老师吝啬小红花,就不能多发几个给孩子?

妈妈投诉

小哲上幼儿园回来,很委屈地告诉我,很多小朋友都得到了小红花,他却没有。对于正需要鼓励的孩子来说,一朵小红花就是莫大的荣誉感。难道老师多准备一点小红花发给小朋友,会有那么难吗?

老师的烦恼:给孩子们发小红花,初衷就是为了鼓励他们的进步,也就意味着对孩子有所要求,让孩子对小红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不是不管表现如何,都可以拿到小红花,那么上红花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在一个班里,不可避免地出现有的小朋友多拿小红花,有的却机会少一点。家长其实不必过于担心,当孩子心里有愿望得到小红花时,他就会有进步的。

解决办法:入园知识妈妈不能在孩子面前抱怨老师小气或偏心,而是鼓励孩子下次表现得更好,就有机会得到小红花,让孩子充满希望与目标。妈妈适时地把孩子的愿望与老师沟通,让老师知道孩子的情绪,只要他稍有进步,就及时奖励小红花,会让孩子明白,一切都得通过自己的努力。

老师的教育方式太粗暴,竟惩罚我的孩子?

妈妈投诉

我家阳阳是有些顽皮,喜欢捉弄人,但那也只是小孩子的一些天性,老师加以引导完全可以改正过来的。可是,阳阳回家,却哭着告诉我,被老师罚站了。我自己都舍不得罚孩子,老师怎么能这么乱罚孩子呢?

老师的烦恼:对于一些屡教不改的孩子,我们确实会稍微惩罚,比如罚站一会儿让他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不等同于性质恶劣的体罚,我们也绝不允许带有伤害性质的惩罚事件发生。我认为,适当的挫折教育对孩子也是必须的,不必过于担心。

解决办法:给孩子一点小小的惩戒,虽然是有效的办法却并不主张经常用。最好是在老师惩罚孩子后,能及时和家长沟通,并且提些合理的安抚建议,让孩子进一步地认识到自己真的做错。

老师对孩子有偏见,只给喜欢的孩子机会?

妈妈投诉

忆林回家时常跟我说,妈妈,老师最喜欢我们班的谁谁谁了,每次都让她讲故事。我举了好多次手,也没轮上。我就想,大家交的钱一样多,老师凭啥冷落我家的孩子呢。

老师的烦恼:对班上的孩子,我们肯定是一视同仁的,不存在给谁机会多少的事,而是根据不同小朋友的个性给予他们不同的机会。有的小朋友喜欢讲故事,在自由讲故事时间,就会请他分享他心中的故事。出现举手也没轮上的问题,是因为孩子的表现欲都比较强,可是班上孩子多,总得一个个轮着来,这也是我们需要花更多精力培养孩子耐心的地方。

解决办法:实际上,幼儿园与家长都有共同的目标,就是把孩子培养成健康、聪明的孩子。老师应该多创造机会让孩子表现自己的长处,也应该熟悉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这样才不会出现孩子举手多次都轮空的现象。而妈妈平时也可以培养孩子大胆表现的能力。

TIPS:减少烦恼,让宝宝快乐入园

1. 增加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随时知道双方的想法,可以减少误会。例如,可以通过短信班级QQ群,或是邮件随时交流。

2. 家长要尝试着信任老师,不随意质疑老师,有意见可以采取柔和的沟通方式,减少家长与老师之间不必要的冲突。

3. 不管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及时主动地向对方报告孩子的一些需要关注的表现,以便得到及时的解决办法。

4. 老师与家长要互相协助帮助孩子改正一些缺点。例如,当老师在班上强调要自己吃饭穿衣这些细节,就能很好地帮助家长在家里管理孩子时,把这个当做一个规则来实行。老师具有一定权威性。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老师要管的是一大堆的孩子,未必对每个孩子都考虑的周到,父母应该多体谅老师的工作,在遇到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可以私下里与老师沟通一下,这样更利于老师对孩子的充分了解,也就可以更好的对孩子加以管教,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孩子好,只要做到很好的沟通,就不会出现那么多误会,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麻烦了!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7_42098.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孩子不适应新环境,家长沟通的技巧我的两个孩子都很内向、胆小、两年前老大上幼儿园曾哭闹了 一、两个月,如今老二又将上幼儿园,我实在害怕老二会跟老大一样哭闹,不知如何和老二沟通,才能减轻那种离别的痛苦。 一...

为了孩子,我们和家长真诚沟通在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到过很多小朋友的家中。每一次的家访,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家访不仅是老师与孩子、老师与家长之间一次心与心的对话,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父母与孩子共餐的好处吃饭,并不仅仅是孩子个人的事情,更是全家的事情。亲子共餐,不仅能帮助孩子充分吸收营养,而且还会赋予孩子更多的知识和快乐。亲子共餐是绝佳的教育机会。英国家庭素有 把餐桌当...

与孩子沟通要讲究方法幼儿时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主要阶段,而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关键,是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注意讲究科学方法。 首先,善于倾听。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只有倾听孩子的...

关爱,心灵沟通是拉近师生间的桥梁关爱,心灵沟通是拉近师生间的桥梁(初入学幼儿教学心得) (作者:湖北省恩施市太阳民族小学附属幼儿园 许宏菊) 教幼儿工作已经是好几年了,在这几年的教学反思和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初入...

父母总是唠叨孩子的缺点,对孩子会有怎样的影响孩子在两岁之前的大脑对大人的各种言语还不能理解,在你反复唠叨同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缺点。孩子的只能误理解为这个人老爱和自己聊天,并且认为唠叨时那种表情是大人正常的表情,甚...

父母给幼儿园的一封感谢信篇1:给幼儿园的感谢信 尊敬的幼儿园领导和老师: 我是贵园亲子班悠悠小朋友的家长,这天是怀着一颗十分感激之心给你们写这封信的。 说实话,和许多家长一样,在孩子入园前,我们也感到...

家园沟通,幼儿进步时间真的过的很快,这个学期也已经悄悄过半了。开学初,带着班上所有家长和我们3位老师共同的愿望,我们展开了一个全新的与这些小班孩子们在一起的工作和生活。是缘分让我们和当...

书是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桥梁陆滢 家长 朱燕萍 我一直以为,童书是儿童的专利,但当我和女儿一起看完这本《汤姆.索亚历险记》时,我发现,原来一本好的童书也是能打动成年人的。这本书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