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新生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孩子需要来自父母的关怀

更新:09-22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孩子为何不相信父母的许诺]孩子不相信父母的许诺,是有一定原因的:有些家长为求孩子一时的宁静,往往不根据实际情况,给孩子种种许诺,让孩子在盼望中等待,而最终以失望告终。如孩子希望有一个声控的洋娃娃,父母...+阅读

欣欣想着书桌上的教参、习题越摞越高,自己整天掉在题山书海中,连周末也要被几个家庭教师占得满满的,心里就一阵阵发紧。可想着父母为她做出的努力,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如今,为孩子请家教的父母越来越多。在孩子学习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请家教对孩子进行辅导,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不少父母在请家教的时候显得相当盲目:或者有病乱投医,找来的家教不合适,不能给孩子应有的帮助;或者看到别人请家教,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需要,也跟着请家教;或者请来的家教不注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孩子对家教产生越来越大的依赖性,原本好心却带来了负面效果。

老王两口子工作很忙,平时没有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就专门请了一位家教,刚请家教的那阵子,孩子的学习热情有所高涨,平时的作业也完成得比较快了。老王心里踏实了很多,觉得这一步算是走对了。没想到,这种状况持续了没多久,孩子参加考试,成绩一塌糊涂,比过去退步了很多,家教也借口不来了。孩子写作业拖拉的毛病又显现出来了。老王觉得疑惑,反复对孩子追问才知道,原来以前每次孩子不会写作业,都是直接问家教,家教都是直接将答案告诉他,结果,孩子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大大衰退,成绩自然不如从前。

其实,每个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坏,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如果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或是孩子并没有明白该如何解决问题时,父母只是根据自己的想法,靠增加作业量、请家教等方法以期提高孩子的成绩,只会使孩子在这种“疲劳战术”中身心过度紧张,甚至因此而厌学。而且,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过多的家庭作业必然会占用孩子很多的休息时间,影响孩子体力、脑力的休整和恢复,以至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学习,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另外,父母为孩子又是买教参、习题,又是请家教,无形中给孩子一个信息:你的成绩很差。这会使孩子因为感到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焦虑不安,心理压力增大,影响了正常的发挥。即使孩子的成绩有点提高,但付出了更多的时间,丧失了独立思考的机会,不划算;即使孩子吃进去的多了一点,也是以减退了消化能力为代价的。

试想,如果孩子在学校学得已经很好了,再盲目请来家教领着孩子重复学习,对孩子能有什么益处呢?另外,学校才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的主要场所,如果硬给孩子请家教,有些学生在学校上课时就会不认真听讲,光等着回家让家教帮自己补习,恐怕这不是父母的初衷吧?还有些父母请来家教,实际上是想让家教同时起到保姆的作用。这样把孩子完全推给家教,无疑是对孩子不利的。孩子的成长,最需要的还是来自父母的关怀和爱护。

现在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希望孩子能做完学校的家庭作业后再多做些题目,学习成绩能够名列前茅。所以,每天不但为孩子增加了许多“家庭作业”,还为孩子请来一科又一科的家庭教师。

据对某区31所中学初三年级学生“课业负担是否过重”的抽样调查表明,3050人当中有近37%的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过重,而其中成绩较差生占较大比例。某校初一一个班的学生写一篇以“我想说……”为题的作文,全班50名学生中占76%的38名学生写出了“我们太累了”的内容。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太累,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固然在学校,然而不少父母在增加学生负担方面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般来说,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授课、课堂练习、家庭作业,是能够促使学生接受并掌握知识的,它是有计划性的。当然,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学生自己合理安排、适当阅读课外书籍、增加适量练习等,对于扩大知识面、巩固知识都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有些父母却不管孩子时间是否充足、精力是否充沛、主观上是否愿意,为孩子买资料而寻寻觅觅,让孩子不断地做练习,可是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教材毕竟不是很熟悉,因此,他们在选择资料时,很难买到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资料。而一题接一题机械地重复,对培养孩子的解题能力也很难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因为父母为孩子增加的作业题,一是缺乏计划性,与学校教学往往没有很密切的关系;二是缺乏目的性,往往超过教学大纲的要求。

不可否认,父母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好的愿望就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吗?不然,不管是父母为孩子增加作业也好,请“家教”也好,都是以牺牲孩子的休息时间、娱乐时间和发展业余爱好的时间为前提的,一旦孩子长时间处于单一的思维状态,缺乏新鲜感,大脑会非常疲乏,导致反应迟钝。负担过重,会使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兴趣爱好被扼杀,个性发展被抑制。而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会与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即使有所提高,但相对于付出的时间、精力来说,也是得不偿失的。

父母为孩子请家庭教师、增加作业、加给孩子的负担都是有形的,但是父母给孩子心理上造成的压力却是无形的。望子成龙的思想、殷殷期盼的目光常常会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有少数父母,对于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孩子,动辄说些刻薄的话,损伤了孩子的人格尊严。而且过重的学业负担,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欣欣上的是一所普通的初中,成绩在班里排在中上游,考上普通高中是不成问题的。但她的父母却一心想着让欣欣考个重点高中,但是欣欣的成绩却始终上不去。如何才能使欣欣中考成绩有所突破,让她的父母伤透了脑筋。

于是,她的父母只好到处向别人取经。大家给他们提供了很多的主意。爸爸妈妈总结来总结去,觉得有几个办法还挺好:一是多买复习资料,老师讲课怎么说也是对全班同学,自己的问题要通过复习资料来解决;二是多做习题,找重点学校的卷子,熟能生巧嘛,如果各种题目都能做到烂熟于心,考试时自然就没问题了;最后就是请家教,虽然价格不菲,但毕竟是一对一的辅导、答疑,针对性强,时间上有保证,也是物有所值的。在妈妈对欣欣宣布了他们的决定后,信心十足地对欣欣说:“我就不信,这样三管齐下拼搏一年,你的成绩还上不去。”

那么,当孩子的成绩不尽如人意时,想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父母又该怎么做呢?

要帮孩子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

很用功但成绩不好的孩子,一般是因为学习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分析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必要时还可以向老师咨询,找到改进学习方法的最佳途径。

多方征求意见再请家教

即使想给孩子请家教,在请家教前应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多征求老师的意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孩子是否需要请家教,请家教来做什么。要注意孩子在家和在校学习应辩证统一,起到互补作用。

挑选适合孩子的家教

根据孩子学习状况和年龄、性格特点,为孩子挑选家教,最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家教。大学生家教跟孩子年龄更接近,容易和孩子沟通,授课价格也稍微低一些,但教学大多不够系统,不熟悉教学规律;经验丰富的在校老师往往教学更有针对性,不过在价格和跟孩子沟通上不一定有优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父母应该挑选能跟孩子进行很好沟通的有经验的家教,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其实,父母大可不必为孩子盲目增加作业和请家教。因为,学校和老师一般会根据学习内容、考试重点,为孩子合理安排复习、练习、模拟测验等必要的学习环节。父母不必再为孩子大量地购买教参、习题,没有特殊的原因也不必为孩子请家教,否则反而会增加孩子的负担。

多与孩子沟通,鼓励、信任孩子

孩子自己也会因为怕成绩不好、考试失常等,感到精神紧张、压力加大。所以,更需要父母能够以平和、冷静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应该多和孩子沟通,多鼓励和多表扬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的聪明和良好表现都是知道的。同时,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父母很信任他,相信他能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使孩子能够轻松、平和地面对大考。因为,对孩子来讲,父母的信任和支持比什么都重要。

诚然,对一些薄弱学科适当补缺补差是可以的,但如果长时间地请家教,只会导致孩子的依赖心理,上课不认真听讲了,心想反正有家教辅导,以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味地强化、灌输只会使学生被动地接受,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总之,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协调,若脱离学校教育另搞一套,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7_68926.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父母与孩子共餐的好处吃饭,并不仅仅是孩子个人的事情,更是全家的事情。亲子共餐,不仅能帮助孩子充分吸收营养,而且还会赋予孩子更多的知识和快乐。亲子共餐是绝佳的教育机会。英国家庭素有 把餐桌当...

孩子们给父母提的意见摘自:莱阳市童心教育集团 作者:董翠珍 前几天跟孩子们讨论了一个平时父母做什么事是你最不喜欢的?下面是孩子们的回答:(由于一节课没讨论完,所以暂时就这么几个孩子的话了) 王 志:最...

父母越爱孩子,孩子越不孝,关键是爱的方式出了问题有人说父母越爱孩子,孩子越不孝。我觉得这句话太绝对,太片面了。我见过父母很爱孩子,孩子也很孝顺的;也见过父母很爱孩子,孩子很不孝的。父母爱孩子,本身没有问题。之所以会有孩子...

父母总是唠叨孩子的缺点,对孩子会有怎样的影响孩子在两岁之前的大脑对大人的各种言语还不能理解,在你反复唠叨同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缺点。孩子的只能误理解为这个人老爱和自己聊天,并且认为唠叨时那种表情是大人正常的表情,甚...

父母与宝宝沟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要相爱 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只是把家庭当作休息和睡觉的地方,有的父母在家中说一些消极负性情绪的话,如对社会不满等,孩子在青少年时代常常感觉不到快乐,也...

父母给幼儿园的一封感谢信篇1:给幼儿园的感谢信 尊敬的幼儿园领导和老师: 我是贵园亲子班悠悠小朋友的家长,这天是怀着一颗十分感激之心给你们写这封信的。 说实话,和许多家长一样,在孩子入园前,我们也感到...

父母和孩子在理解中前行三八 节,幼儿园开展 护蛋行动 活动,孩子通过亲身体会,理解妈妈的辛苦,引导孩子用感恩和理解的心面对妈妈,这项主旨活动的开展很有意义,我为老师的巧妙构思叫好和赞赏。 活动准备前...

宝宝高AQ,父母这样做我们身边的大多数女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低,在行为上也常常表现得浅尝辄止,缺乏忍耐力。这其实并不是她们自身造成的。她们长期生活在被伺候、被服务的环境里,从进小学到读大学,以致...

帮助孩子度过父母离异关当今时代,夫妻离婚已不算什么大事,然而这种家庭结构的转变,亲情的拆离,不仅会在孩子的心灵中荡起痛苦、哀怨、消沉的涟漪,甚至会毛难以抚平的创伤。处理不好会成为毁掉孩子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