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备孕知识 → 营养 → 正文

产褥期如何做好护理

更新:02-02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结合临床实践谈谈学习护理心理学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把健康概括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完全安宁。由此可见,健康应该是无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无...+阅读

从分娩后至产妇全身各器官恢复至正常状态所需时间,称为产褥期。一般需6—8周。 产褥期以生殖器官和乳房的变化最为明显。但前者是复原,后者是进一步发育。

1、子宫:分娩后子宫即收缩到脐平,以后每天下降1.5—2厘米,产褥期末可恢复到正常大小。

2、阴道、骨盆:阴道壁由于胎儿娩出被撑开,且有许多细小伤口,产褥期内阴道壁肌张力逐渐恢复。骨盆底肌肉由于扩张而失去弹力,且常有部分肌纤维断裂。产褥期如能坚持锻炼,可恢复到接近孕前状态。

3、乳汁的分泌:产后不久捏乳头,即会有淡黄粘稠样乳汁流出,叫初乳。初乳营养价值高且含很多抗体,是婴儿降生后的第一餐佳肴。但早期往往乳汁分泌不足,多数人需两周左右才能充分满足婴儿的需要量。故产后要坚持母乳喂养,即使乳汁不多,也要让婴儿经常吸吮,这样才能刺激乳房分泌乳汁,同时也有利于子宫的复原。

4、恶露的变化:在产褥期从阴道排出的分泌物叫恶露。产后2—4天几乎都是血性,且量多;5—8天血量减少,成为褐色浆液;15天恶露变为黄白色,产后3周左右基本消失。

5、月经及排卵:由于个体差异,卵巢功能恢复时间也不一,如不哺乳,产褥期卵巢中即有新的卵泡发育。月经一般在产后6周左右复潮。哺乳期也有一年左右不来的,但不管如何,产褥期后即应有相应的避孕措施。 分娩后,虽然从沉重的大肚子状态下解放出来,但在产褥期仍有不少使产妇烦恼的症状。有的是生理现象不用担心;有的则是病理表现,故应有所了解,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1、子宫复原不全:分娩后已经过去好多天,但仍有红色或褐色恶露持续不断,下腹疼痛。其原因可能是宫内有残留异物。应服用子宫收缩药,如无效还须行清宫手术。

2、产褥热:分娩后两三天体温持续在38℃以上,或感发冷发热,其原因常见有:感冒;产道感染和乳房胀痛。一旦发生,勿滥用退热剂,应去医院诊治。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8_53182.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护理心理学的介绍所谓护理心理学,是指从护理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此定义中所指的“个体”,即护理...

老年人得了冠心病该怎么样护理山楂:又叫胭脂果、山里红,具有很高的营养和医疗价值。每100克山楂果肉中,含维生素C89毫克(在水果中其维生素C含量仅次于鲜枣、猕猴桃而居第三位)、含钙85毫克(在鲜果中也名列前茅),...

哺乳妈妈袋鼠式护理有什么好处袋鼠式护理不光对早产宝宝有 利,对妈妈也有好处。宝宝偎依在妈 妈的乳房边,能刺激妈妈分泌育儿激 素和泌乳素。采用袋鼠式护理的妈妈更倾向于选择母乳喂养,奶水更多, 母乳喂养的...

如何对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床旁物品的放置:如小镜子,可提高卧床病人生活的情趣,看到居室周围的环境,扩大视野,通过反光镜看到外面的“世界”和走进居室内的客人,使病人建立生活的信心,渡过由卧床带来的困难。...

怎样护理长期卧床的病人根据2016年全国老龄办发布《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显示: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或部分失能的老年人约4000万。而据统计,在澳洲...

长期卧床护理长期卧床的人是需要做好护理的,这时候往往都是不能自理的,需要家人照顾。护理卧床的病人,主要是为病人做好清洁和护理,要帮助病人翻身以及更换床单等。所以这些知识都是需要学习...

如何护理长期卧床的病人以及留置导尿管处理不当,特称为坠积性肺炎,固定期间在医生指导下尽可能主动活动及被动活动受伤肢体关节: ①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长期卧床病人。 ④主动拍胸咳嗽咳痰,我们会有专业...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住在医院里,把安全因素提到最高,避免突发事件,加强心率、呼吸、氧监测。部分病人长期卧床会出现麻痹大意,一旦出现这种突发的情况,没...

护理病人都应该用什么长期卧床病人,易出现并发症,护理的关键在于预防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1)坠积性肺炎:长期仰卧,痰液排出不畅而易出现肺部感染,特称为坠积性肺炎。防治的方法:①在病情允许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