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评语心得 → 正文

我们为什么阅读:阅读的困境与对策

更新:03-17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读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有感]拿到王荣生教授的这本《阅读教学教什么》,心情还是有些激动的。但是当我第一次打开这本书的 时候,迎面而来的是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立马就难住我了。再往后翻,读了大概有一两页,...+阅读

阅读正处于危机之中。阅读什么越来越难于选择。随着文化的商品化,文字的边缘化.学术的泡沫化、传媒的快餐化,文学产品的数量与日俱增,而质量却每况愈下,大有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之势。以经典意义上的文学为例,如黄子平先生所说,正朝着三个方向流失:一是所谓通俗文学,其文学品味殊可怀疑;二是所谓报告文学,往往是报告压倒文学;三是所谓纯文学,在那里多半只能读到大言欺世的人生哲学或喋喋不休的家庭絮语,即使是一些优秀作品,也缺少了经典时代的沉着与厚重。此其一。其二,文学流派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可谓 文坛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天 。众声喧哗,令人目眩耳鸣。这种局面无疑对文字的繁衍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几乎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庄子早有此担心,他说: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不论、不议、不辩,总之,他提倡的是 计划生育 策略,但这一策略的实行谈何容易,庄子本人就严重 超生 ,内篇、外篇、杂篇凡数十篇,只好以 汪洋恣肆 来形容。如此多的作品,如此多的流派,如此良莠不齐的质量,使阅读什么成为一种艰难的选择。

怎样阅读也越来越难于选择。阅读方式与评价方式是唇与齿、皮与毛的关系。要想了解人们怎样阅读,不妨先来看看人们怎样评价。遗憾的是,时下,评价标准空前混乱。人们已习惯以无标准为标准,甚至以 我喜不喜欢 为标准。于是,经典前所未有地遭受了无尽的 骚扰 和 非礼 :莎 比亚成了殖氏主义代言人,卢梭成了话语霸权的一部分,鲁迅成了农民作家 人们似乎已不再用文学讨论的方式讨论文学,而是热衷于以自己手中的标尺去衡量别人,叫骂代替了批评,阅读行为成了一具空壳,它本应具有的动人心魄的特殊魅力被销蚀了、折损了。这无疑给怎样阅读带来了极大的困惑。有人将中学生阅读方式概括为以下几句话:追综读流行,热衷读休闲,偏爱读名人,寻章读妙句,专心读习作。

其实,这只是泛泛而谈,如仔细省察,会发现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喜动,恶静;喜剥离,恶分析;重情节,轻人物;重入,轻出等等。这固然与学生阅读心理不够成熟、教师的指导不够得力等因素有关,但评价体系的混乱不能不说也是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

阅读的生存空间更是越来越逼仄、狭小。六十多年前,林语堂先生在论及中国人的人生乐趣时,列举了诸如互相磕头、服春药、抽鸦片烟等四十五种之多,竟然没有谈及读书。六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世俗的乐趣随科技的昌明而不断更新换代,除 互相磕头 属陈规陋习被破除之外,其他方面我们是绝不逊于古人的。处于各种媒体文化冲突夹击之下的阅读就更不会有地位了,只能局促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苟延残喘(有人无限哀婉地名之曰 坚守 )而已。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几乎成了只读新闻、时事书籍及各种大男人、小女人写的杂文的读者。

我们为什么阅读?在这种困厄的处境中,我们不得不 返其本 而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仅仅为了求知等功利性目的,我们实在没有必要读诗词歌赋,读志人志怪。即使读,它们也不可能对我们的内部世界和外部行为产生什么质的影响。我们只需读读课本、时事小册子就足够了。我很欣赏美国人大卫 丹比(《伟大的书》的作者)的一句话: (读书)刺激我的不光是学东西,而是想像读这些书将可能经历的对灵魂的开拓以及新奇异想的冒险。 无独有偶,阿根廷著名作家、国家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在其《沙之书》《巴别图书馆》等小说中也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了对阅读和写作的看法: 我就是在这样的冒险中消费和消磨了我的岁月的。 请注意,二人都用了 冒险 这个词。就我个人的阅读经验而言,我爱读书固然也有求知的意味,但更主要的是因为我喜欢这种心灵的冒险以及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对话。

基于此,我以为应采取以下的阅读策略:

确立阅读的主体自觉性。南宋陈善曾说: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也;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也。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知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矣。 (《扪虱新语》)比较而言,我更欣赏尼采的说法,他认为读书治学应经历崇拜 怀疑 否定这样三个阶段,体现出趋同与求异的二相构成,张扬了阅读主体的自觉。懂一点心理学的人都知道,我们认识事物的方式往往取决于我们大脑中的认知图示(有人称之为 元认知 ),而这一图示固然有先验的成分,但主要还是在主流或强势文化的磁场里形成的。因此,我们在观察、思考问题时常会陷入 思维的监牢 而不自知。

比如说,我过去一度认为尼采不过是个 疯子 ,因为鲁迅在《拿来主义》中是这样说的(实际上,鲁迅对尼采的看法前后也是有变化的),后来,读了《瞧,这个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尼采本人的作品后,才蓦然发现尼采不但是一位横空出世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学者汪晖曾说过一段于我心有戚戚的话: 我在阅读鲁迅著作时获得的印象与各种流行的说法大相径庭,也与我自己的早已接受的一些前提相去甚远。 (《反抗绝望 新版序》)阅读本是一桩十分个人化的事情,我们应该帮助学生认定自己有力量坚持与众不同(与别人不同,甚至与作者不同),不必在意批评家们如何说,不必动辄向权威们诉求。

六十多年前,《京报副刊》以 青年必读书 为题向鲁迅征文,鲁迅以 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 答之。有人表示不理解,而我们却要对他的这种自觉放弃 导师 权威 地位的举动表示由衷的叹服。其实,鲁迅本人的主体意识是相当强烈的,这从他杂文中多用 我以为 这个词语就可以看出。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不愿以己意强加于人,交了白卷。我们应指导学生向他们自己诉求,细心地探寻作品在其心灵上留下的印痕,深入到那些文字筑构的世界里去。这里想举一个比较极端但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吴稚晖曾读过一本名为《岂有此理》的小书,没想到劈面而来的两名便是: 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 这两句话本不雅洁,但吴先生却因此触电般地悟到了作文之理,即 有话直说,有屁直放,不要有什么作文章的念头,落得个自由痛快 。

这正是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如果能以这样的策略去阅读,我们便会有许多自出机杼的发现,就不会被金玉其外的表象所迷惑,就不会附和各种溢美或文饰之辞。即使是语文教材中所谓 文质兼美 的课文,在这种自觉的观照中,也会呈现出种种不足: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母亲》绝非是高尔基的巅峰之作,虽然列宁曾赞誉它是一本 非常及时的书 ;《致乌兰诺娃》即使是作者艾青也不认为是满意之作;《白杨礼赞》过于概念化,形象直露,缺少艺术魅力与美感,等等。那么,如何才能坚守个人化的解读方式和文化立场呢?这使我想起一桩近事。

中国人历来好犯 热 病,文革结束后,上学热、文凭热、从政热、托福热、出国热、下海热、流行歌曲热、股票热、足球热、彩票热,一次又一次地搅动着本不社会神经。此外,还有许多不便称热的,诸如民工潮、下岗、腐败等。文化圈当然从来不曾寂寞过,近几年大闹后现代热、后殖民热、国学热、《废都》热、人文精神热、知识分子话题热。后二种热跟二本书有着密切的关系 《陈寅恪的最后三十后》、《顾准文集》。这两本书在96年前后热销乃至脱销,有人称之为 神话 。这哪里是什么神话?仔细考察,我们不难发现,陈、顾二人在精神上存在着许多相通之处,最为突出的是他们都有着求真的学术品格和独立自由的人格,而这些恰也成为一种人文精神资源,烛照着今天人文精神相对贫弱的时代。绕了一个大圈子不过是想说,求真、独立、自主是我们自觉阅读的思想基础,是唤醒阅读主体意识的必要保证。

内容与形式并重。虽然孔子早有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的说法,但传统文论一向认为,内容大于形式,重质轻文。现代文论则对此有所辨正。当代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先生认为,内容与形式是相互征服的关系。他曾以蒲宁的小说《轻轻的呼吸》为例,证明了 形式是如何征服内容的 。这种说法不可能不是偏颇的,但也不能说一点道理没有。有些作品尤其是以形式见长的作品,我们如果不能用这种策略去观照的话,很可能会错过最精采的部分。不妨以伊沙的《结结巴巴》为例: 结结巴巴我的嘴/二二二等残废/咬不住我狂狂狂奔的思维/还有我的腿/你们四处流流淌淌的口水/散着霉味/我我我的肺/多么劳累我要突突突围/你们莫莫莫名其妙/的节奏/急待突围我我我的/我的机枪点点点射般/的语言/充满快慰结结巴巴我的命/我的命里没没没有鬼/你们瞧瞧瞧我/一脸无所谓 。这首诗具有高度的文体自觉性,它巧妙地利用了口吃者的生理、语言缺陷,突出了一个 奇异的充满战斗欲望的形象 (王一川语)。由于敢于正视自己的口吃宿命,就敢于无视、突破既成的语言规范,自由言说。这首诗之所以成功,几乎完全在于其形式的奇巧,假如改为正常言说,则不但没了原有的味道,而且几乎不能称之为诗了。在注重内容的同时,注重形式,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作者谋篇布局之妙,可以揣摩属文结撰的诸多法门,可以揭橥作者的文体自觉程度从而透视其文风,可以为进一步领会文章内容提供崭新的途径和视角。

熟悉话题背景即语境。根据美国文论家埃伯拉姆斯的看法,文学作品、作者、世界、读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中国古代文论也认为 知人论世 是一种必要的阅读策略。 我想跪在他(雷峰塔下的农民 笔者注)面前,叫他一声: 爹! 把他脚上的黄泥舔个干净。 这也能算是诗?然而这竟是郭沫若先生的作品; 杜甫是个吝啬的地主,邻村几个小孩子上他家房预上抱几捆茅草,这老头竟追着骂这些穷孩子,真不像话。 这成什么话!然而这竟然是郭沫若先生下的断语。如不联系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如不深切地反思文革期间郭沫若隐幽的内心世界,我们很可能会对此做出有欠公允的评价。大到作品,小到一句话、一个词,都应该弄清楚它所处的语境,防止断章取义、主观臆断。

立体阅读。即根据不同的意图、指向,反复多次地阅读。苏轼早就精辟地论述过这一策略: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实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 (《又答王庠书》)今人金克木亦提出 钻探读书法 ,与之相类: 找几个点深钻一下,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又由内而外,仿佛想绘出潜在的地质图 (《世纪末读书》)。这一策略开阔了阅读的方法论视野,我们可以不必按部就班地阅读,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随时楔入甚至逆序阅读;可以按话题丛组元阅读,将一个作家的几部作品或几个作家的话题相近、风貌类似的作品并置在一起同时掘进。这一策略的强大优势在于可以从作品的表层文字潜入到其深层的意义结构,从面的涉猎推进到点的开掘,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完成对文本的整体认识。这与先接受成说再去求证或推演的方式迥异其趣,是一种对书籍的主动而全面的探求,不仅能丰富读者的认知内容,而且有利于改善其认知结构。从这个角度上讲,这一策略不仅是一种阅读的策略,也是一种治学的策略。

想到一则笑话。说张三问李四: 瞧你愁眉苦脸的,什么事呀? 李四说: 领导让写篇文章,题目是《昨天我干了些啥》。 那还不好写,你昨天干了些啥就写啥呗! 那哪儿成呢?我昨天净喝酒来着。 你多傻呀,我告诉你吧,你可以把和 喝酒 有关的字眼全改成 读书 不就成了吗? 李四大受启发,下笔如有神: 我一早就起来读了半本书,我想了想,又把后半本也一口气读完了,可是我觉得还够,于是又到店里去买了一本。回来时在路上迎面遇着张三,一瞧他的眼睛,知道他也读得差不多了。 笑罢心下又是一片凄然:本文所说的困境不管怎样说还是读书人的困境,对于不读书的人来说,这个问题几乎成了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假命题。

多一点书卷气,少一点烟酒气,谈何容易﹗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0_86.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阅读教学中探寻读写结合点,实施读写结合训练——读| By: 18魏云芹 ] 读与写的关系从来不是彼此孤立、互不干涉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影响的。阅读,乃写作之基础,写乃是对阅读所获取的知识的运用,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亲密的。因此,读...

数形结合思想应该成为教学具体目标阅读《教有“根铜山区铜山实验小学 周卫, 随着课程标准目标从双基到四基的转变,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愈显突出。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思想是内隐的,是隐藏在数学知识之下的,是需要教师...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自主阅读相对于传统的指定阅读内容,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学学习,他们的表现会非常积极,阅读态度也会更加积极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获得思想的启迪,受到情感熏陶。如教学《鸟的天堂》,老...

英语绘本教学《绘本阅读与创新教学》读后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英语绘本,英语绘本也越来越受到教师与学生欢迎与重视。因此,英语绘本教学成为深受广大学生和英语教师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作为一名一线...

群文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的问题怎样设计宋雪 ]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教师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就决定了学生怎样思考。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有不少老师习惯设计单一标准答案的问题,或者只需要回答 是不是 ,...

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让学生进入深层阅读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

让思维在阅读课上飞翔邳州市明德实验小学 张秀金,还记得我在很久之前看过一个阅读课的课例《灰姑娘》。那是美国的一位普通老师上的一节课外阅读交流课。老师在与学生交流《灰姑娘》这个童话时,是...

我感觉到班级课文阅读形式的严峻本学期,我又新接手了一个班级,通过开始的了解我发现班级阅读情况非常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外知识极其匮乏。无论是从课堂上的提问还是课外的作业情况来看,学生对于...

低年级“我爱阅读”的教学范例——《分不清是鸭还是霞靳晴 ] 教学目标定位非常明确、清晰。 1、明确让孩子在朗读时区分品巧舌音、前后鼻音、韵母的发生,让学生做到字字清晰响亮、流利、通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