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学龄段教育 → 正文

方案活动——孩子的心灵之旅《古桥》教学随笔

更新:10-21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一次意犹未尽的校本教研──《江南春》教学随笔]今年一开春,本着让学生“学语文,用语文,语文生活化”的校本教研指导思想,我在学校执教了一堂公开课。课文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三课的古诗《江南春》。 上课前,我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阅读

摘要:方案活动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与周围环境发生交互作用,自主地丰富和完善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向更高一级的认知阶段发展的过程。我在带领幼儿进行方案活动 古桥 的探索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种活动形式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我把这次活动比喻成孩子们的一次 心灵之旅 ,在这次特别的 旅途 中,幼儿的行动是自由的,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在 旅途 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经验、认知等,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让幼儿主动去实验、操作以及不断发现;在 旅途 中,师幼互动、生生互动

,不断进行着经验的交流、情感的共享和智慧的激发与碰撞!我愉快地感受着孩子们心灵的成长!

关键词:方案活动 童心 慧心 恒心 好奇心

古桥、方案活动 这两个平时毫不搭界的事物,因我们开展的的省级课题《 古镇资源园本活动中 方案教学 的运用与研究 》 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幸成为课题研究组的一员,和孩子们一起踏上了探索古镇的 旅程 !在这特别的 旅程 中,我走近了方案活动,感受到了这种活动形式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惊喜与收获;我更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看到了孩子们无限的潜能与聪慧!

一、旅程之一 解读孩子的 童心

瑞吉欧的教育理念提倡弹性课程,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兴趣出发。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明确指出: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 因此主题的开展,首先要找到孩子们的兴趣点。

这天早上,我象往常一样,和孩子们开展着自主性游戏。语言区里,筱潞和中秀的对话引起了我的兴趣,情况实录:

筱潞(很神秘): 我告诉你一个事情

,昨天,我和爷爷在老街上玩的时候,看到很多别的地方的叔叔阿姨在我们老街上! (筱潞家就住在老街上)

中秀(没什么多大的反应): 那么多人,到老街上干什么呀?

筱潞(兴致勃勃): 我爷爷说,那些人都是到我们老街上参观的,还要去看我们家那里的古桥呢!

中秀(渐渐感兴趣): 是那座石头桥吗?上次我也去过的!

筱潞(很得意): 就是那座桥,那些人都说我们老街上的桥很漂亮呢!

边上的小朋友听见了,立即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我知道!老街上有好几座桥呢! 、 我和妈妈经常走过的,那座桥好高啊!

见此情景,我 恰到好处 的提出了了建议: 那我们一起去看看老街上的古桥

,看看有没有象筱潞说得那么漂亮,好吗? 孩子们立刻欢呼雀跃起来。

下午吃好点心,我和孩子们散步到了老街。随着和孩子们拾级而上,他们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你听!

彬彬大声说: 这座桥好高啊!还有台阶呢!

叶子说: 这座桥的年纪好象很大了,就象个老爷爷一样!

陶陶说: 你们看,桥上还有漂亮的花纹呢,好象是什么花呢!

语涛说: 柱子也有花呢,这些花是怎么弄出来的?

孩子们对桥的一连串问题以及他们对古桥产生的兴趣是远远出乎我的意料的。因为我们班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土生土长的沙溪人,他们生在沙溪,长在沙溪,经常在这样的古桥上走过。但可以说,孩子们很少象今天这样去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欣赏!看着孩子们意犹未尽的样子,听着孩子们津津有味地讨论,我知道,一个顺应孩子们兴趣的主题 古桥 活动产生了!

二、旅程之二 走近孩子的 慧心

在探索古桥的活动中

,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们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去。他们通过自主地观察、发现、表达、表现,身心获得了发展,知识得到了充实,技能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对自己独一无二的家乡有了更加深刻的情感,各方面的收获远比老师传授的要多得多!而我,随着主题的深入,在参与与引导的过程中,真真正正、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来自孩子的与众不同的聪慧才智!

(一)、谈话的 结晶

孩子们对古桥的了解多少,对古桥的哪些方面感兴趣? 是构建主题网络的前提,更是主题深入开展的必要条件。于是,我和孩子们前前后后进行了好几次谈话!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超乎成人的想象:五花八门,稀奇古怪。

如:以前的人是怎么把这么重的桥造起来的?造桥的时候,造到中间,河里有水,怎么连接起来的?造桥的时候是把水抽干的吗?老街上的桥都是用大石头造的吗?有没有用木头造的桥?为什么桥要造成那么高

,象个半圆形,为什么不造平的桥呢?桥中间的花纹有什么用呀?是为了好看吗?为什么有的桥有桥孔,有的没有桥孔?桥墩还有别的形状吗?为什么木桥只有中间用木板,都用木板造桥不是轻很多吗?桥上有了这么多的台阶,汽车该怎么过去呢?

听着孩子们充满童趣的问题,仔细品味孩子们的 ? ,我看到了孩子们心中的渴望与想法!但如果完全按照孩子们的问题来构建主题网络图,那结构肯定是比较复杂、零乱的。于是我把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做了一定的整理,提取了谈话活动中的精华,把问题归纳成四类:

1、关于古桥的材料。

2、关于古桥的形状与花纹。

3、关于古桥的异同点。

4、关于古桥的用途。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了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

(二)、互助的 精彩

在经过了充分的准备活动后,孩子们的兴趣已经不再局限于看与说

,他们想得更多的是,用各种方法、各种材料把他们所知道的表现出来。以下是我在实施主题活动时写的两篇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一 4月14日

参观完古桥、讨论过古桥后,孩子们对古桥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的区域活动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积木:木头的、塑料的、胶粒的、还有花片积木等,请孩子们自愿选择材料孩子们,进行古桥的再现。

仪杰选择了木头积木,他说要搭一座 义兴桥 。他先用两个拱形的积木做桥墩,并在上面搭上桥面。 义兴桥 上的台阶很多,仪杰用了一种比较厚的积木,但是搭上去以后,发现和桥面不太和谐,感觉桥面轻、台阶重,而且这类积木的数量也不是很多,可能要不够。这时,在旁边用花片积木搭桥的张坤看见了,从木头积木的篮子了拿出一块积木(比刚才仪杰选的积木要薄、窄): 仪杰

,你用这种积木吧,上次我用木头积木搭桥的时候,也用了这种积木,用这个搭出来的台阶很漂亮! 我也鼓励仪杰试一试。于是,仪杰接过张坤递过来的积木,把原来的台阶推倒,重新把积木一块一块的沿着桥面 砌 起来,果然,这种积木比刚才的积木搭出来的效果要好多了,不仅和桥面的大小比较配,搭成的台阶也很漂亮,很整齐。在他的努力下,很快,一座 义兴桥 就搭好了!

观察记录二 4月 22 日

今天,我给孩子们准备了白纸、毛线、糨糊等物品,让孩子们自由进行毛线贴 桥 活动。

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活动形式,孩子们都感到非常新奇,迫不及待地拿起毛线和糨糊做了起来。不多一会儿,问题就来了。

子捷是个急脾气,刚粘了几下,就叫了起来: 陆老师,我怎么粘不住? 还没等我回答,晔子说: 你多用点糨糊,慢慢压就能粘住了! 听了晔子的话

,子捷又用了一些糨糊,把毛线一点一点按上去,嘿,毛线果真粘住了。小瑞的速度最快,一会就把桥身粘好了,接下来就是给桥装栏杆了。装了一根,她忽然对我说: 陆老师,我觉得桥身和栏杆一样细不好看,我觉得这个桥一点也不牢! 这个小家伙,想得还真多。 是呀,我也觉得一样粗细不好看,有什么好办法吗? 我说。忽然,筱轲大叫起来: 我知道,我们把许多毛线合起来做桥身,桥身就粗一点了,桥身也就牢了! 我赞许地点点头。于是,孩子们用新的方法重新尝试起来!

在这两个活动中,张坤的适时援助、小瑞与筱轲的讨论充分体现出了 互助 的伟大力量!在探索与交流中,孩子们的所思所想在互相地碰撞,智慧的火花在点燃,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更多的精彩!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新的知识、新的发现

,他们的无穷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面对结果,孩子们也能更好地意识到: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用处,大家相互合作能产生更好的结果!

三、旅程之三 感受孩子的 恒心

我们常说 持之以恒 。有了恒心,凡事必成!我觉得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我们大人,在孩子们的身上也能得到很好地体现!

在泥工活动 古桥 中,孩子们遇到了一个难题:橡皮泥比较软,怎样让桥站起来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一些小朋友在尝试了两三次就放弃,改做平面的桥了!而我惊喜地发现,思琪几个孩子没有放弃。他们一次又一次地 变化 着桥身的大小和粗细,试图找到让桥站起来的最佳受力点。然而他们的努力似乎都是白费,桥一次又一次塌了下去!许多次的失败之后,思琪想到一个好办法,增加桥墩的数量,或许就能很好地让桥站立起来了!再一次的努力之后,桥真的直直地站立在思琪面前

,它仿佛在恭喜思琪:你成功了!伴着思琪高兴地叫声,我不禁为她拍手喝彩!在探讨思琪为什么能成功的同时,孩子们还想出了其它让桥站起来的方法:如利用其他的材料、增加桥孔的数量等等!

在用纸牌进行建构桥的活动中,孩子们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旧的牌能很好地站立搭桥,而新的牌由于太光滑,刚搭好就滑下去了!怎么办呢?在我想办法的同时,天成也在努力地尝试!搭上去,滑下来,再搭上去,再滑下来 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把桥搭起来呢?我在边上静静地看着天成。在 N 次的失败与尝试之后,天成终于成功了:他在牌上做了一个小小的 手脚 ,把牌往中间稍微卷一卷,这样牌就有一点点的弯曲,这样把牌搭起来后就不那么容易滑下来了,甚至比旧的牌搭得更加牢固!

随着旅程的深入,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恒心 感动着我

,震撼着我!这是在以往活动中没有过的!我想,在这种方式的研究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从活动本身获得知识及愉快体验,更可贵的是孩子们在活动中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地提高,使他们越来越相信 我能行 、 我很能干 ,这对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四、旅程之四 追随孩子的 好奇心

在 古桥 的旅行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小脑袋里总会冒出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在认识了古桥之后,孩子们就会好奇地问我: 陆老师,我们现在走的桥叫古桥吗?不叫古桥叫什么桥? 在了解了古桥的材料之后,他们会问我: 现代的桥有些什么材料?和古桥一样吗? 如此种种,举不胜数。

孩子们的好奇心伴随着整个活动过程。我可以深切感受到我所面对的是一群自己能思考、发现、幻想和表达世界的栩栩如生的孩子。我所能做的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1_52073.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随笔尹可之家《微笑着承受一切》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全文记叙了我国女子体操队最优秀的跳马选手桑兰在参加第四届友好运动会时意外地从马箱上摔下,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但桑兰并未悲观...

《生命的林子》教学随笔传说玄奘刚剃发,到名满天下的法门寺修行,他深感寺内高僧济济,难以出人头地,且法事应酬太繁,于是,他就想寻找偏僻的小寺以求显达。方丈明其心意后微微一笑,将其带至寺内松林,在那片郁...

《猴子种果树》教学随笔《猴子种果树》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没有耐心、没有主见的小猴子不断改种果树,最后什么果树都没有种成。 课文其实浅显易懂,如果按照教参上课费时而且趣味性不强,于是我便设计...

如何对待孩子的问题《问银河》教学随笔《问银河》是一首文学性很强的儿童诗,全诗四个小节都以提问题的方式抒发小作者看银河的感想。第一节问银河的名字,第二节问小动物,第三节问天气,第四节问是否邀请小朋友去做客。...

怎样写好生活随笔作者:湖北宜昌伍家岗区大公桥小学 刘德莉 每逢习作,学生最发愁的就是没有什么可写的。有的同学为了完成作业,只好写老话题,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是很难创新的,因此,我主张学生写生活随...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随笔《装满昆虫的衣袋》写的是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着迷的故事,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对某一事物痴迷,可把人引向成功之路。 根据本文的特点和课后练习的提示,教学本课应...

语文教学随笔语文教学随笔 一、走出课堂,利用室外情境。 传统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在教学改革蓬勃以展的今天,我们的教学应以多种形式、在多种阵地上进行。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尝试了将学生...

户外建构活动随笔在户外建构活动中,你找来了黄全良一起搭门,你说: 这个门很重要,我们要把小偷关在门外! 你和黄全良搬来了六根长条木板,把四根呈井字形放在地上,两根竖在井字形的中间。你说: 这些不...

教育随笔“让儿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当儿童还没有发展起控制能力的时候, 让儿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是与自由观念相违背的。 (意)蒙台梭利 天气渐热,孩子们户外活动之后回到教室第一件事情就是喝水。而装水的保暖桶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