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写作范文 → 正文

急求扬水站管理办法???

更新:01-06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2003年,在降水偏多,全市春浇面积普遍减少的情况下,我处完成实灌面积1.78万亩,水费收入32.2万元,不仅在全市泵站中首屈一指,而且与2002年相比,浇灌面积增长19.5%,水费收入增长5万元。总结多年来灌溉工作经验,就是:培育市场,创新管理,发展节水,壮大实力。

一、培育市场,扩大浇灌面积 目前,灌区内很多机井不断同我们争夺灌溉面积,加之种粮食效益较低,农民浇地积极性不高。所以,培育用水市场,就是要想方设法调动农民用河水浇地的积极性。为此,我们从三方面入手抓市场:

1、以情感人,保市场。多年来,我们就十分注重平时的感情积累,经常同村干部接触,深入交流,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同用水协会商讨,分析问题,交换意见,争取他的配合与参与;同农民朋友交谈,拉家长,话水事,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拥护。另外,每次浇地前,我们还十分注意开好灌区灌溉工作会议,邀请受益乡村干部、用水协会会员和部分农民代表到场,让大家畅所欲言,谈看法,提建议,共同分析研究,制定春浇方案。会后把大家留下来,进餐欢聚。在融洽的气氛中,不仅把春浇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而且增进了感情,保住了市场。

2、以优质的服务赢人,争市场。浇地期间,我处所有人员全部出动,全力以赴,参与春浇,服务春浇。并实行灌溉服务承诺,对服务对象做到“四个一样”。即白天黑夜一样主动,生人熟人一样热情,时间长短一样耐心,配水多少一样欢迎。

3、以实事说服人,拓市场。麦收前几天,我们组织受益村干部、协会会员和农民代表进行小麦现场观摩,对灌区旱地,浇

一、

二、三水地和井灌地进行实地比较,让他们真切的感到:

(1)用井水浇地和河水浇地不一样。河水浇灌的麦田土壤不结块,麦苗粗壮,抗旱增产效果更明显。

(2)浇不浇丰产水不一样。旱地亩产仅300斤,浇一水亩产500斤,浇二水亩产750斤,浇三水亩产近千斤。活生生的现实教育启发了群众,使群众提高了浇地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浇丰产水的习惯。2003年春浇中,仅管降雨较大,但麦田浇

二、三水的用户明显增多。

二、创新管理,提高灌溉效益

1、推行岗位目标分段承包责任制。将灌区划分为一级站、一级灌区、二级站以下三个承包段,组成了三个水经营实体,实行了企业化管理,每个经营实体单独核算,自负盈亏。使职工工资与效益挂钩,从而打破了“大锅饭”机制,激发了职工工作的能动性,使每个职工都成为灌溉工作的宣传员。

2、推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对泵站,我们以能源单耗、安全生产运行费用和机组投运率作为考核内容,建立运行记录、材料消耗和机组检修台帐,形成了配件使用有登记,班组运行有核算的泵站运行管理体系。对灌区,我们以渠道利用率、配水量、浇灌面积、水费计收和服务质量作为考核内容,形成了以效益为中心,浇好地,服好务,收好费的灌区灌溉管理体系。

3、推行农民用水户协会灌溉管理制度。协会会员根据协会章程自愿参加。会长由群众推荐政治素质高,办事公道,群众基础好,具有较强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并关心水事业的人选担任,协会实行“以量计征,先费后水,以费定量”的管水办法,对支渠以下末级渠道执行“终端”水价标准。从而消除了中间环节,杜绝了水费搭车现象,使农民平均亩次水费降低了3元,水费回收率增加到100%,与井浇地相比,成本也降低了,效益也增大了。

三、发展节水,降低灌溉成本

1、发展节水园区,突出节水效益。过去,我们搞节水工程建设,只搞支渠防渗,忽略斗渠防渗,节水效果对农民并不明显。2002年,我们改变思路,集中连片,对支、斗渠全面防渗,建成了九支南孙片和十一支贾升片两处节水园区,发展节水面积4000亩,节水效果非常突出。2003年春浇,九支渠节水片2000亩小麦春浇,亩次用水量由120方降到90方,亩均节省6元以上。共为灌区节约用水量6万方,节省开支1.35万元。

2、吸纳个体投资,落实自筹资金。一是由村委会出一部分;二是由村民义务投工修路和平田整地折资一部分;三是出让工程使用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吸纳个体投资。工程建设前,我们同出资人签订“三权”转让合同。建设期间,出资人担任义务监督员,参与工程建设和质量监督。工程完工后,将工程“三权”移交给出资人经营管理。该办法,不仅使自筹资金足额到位,而且明确了工程管理责任主体,实现了灌区、群众和出资人“三赢”的局面。

四、壮大实力,增加职工收入 近年来,我处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主导产业,树立行业发展新思路,强化岗位目标和协会管理机制,促进生产经营与工程管理同步发展,不仅提高了泵站效益和工程效益,而且确保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泵站增效的同时,我们注重资金积累,改善站容站貌,树立行业形象,在原址新建了欧式办公楼,增设办公设施,改善了办公条件。责任制将职工工资与泵站效益挂钩,调动起了职工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力争多提水、多浇地,扩大灌溉面积,提高泵站效益,增加个人收入,使职工年收入平均达7000元,多的达万元,达到了泵站增效职工增收的目的。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3_33898.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