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百科 → 健康成长 → 正文

感染与传染病学 粪圆线虫病

更新:12-18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感染与传染病学]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概述】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LCM)系LCM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本病的临床经过可有流行性感冒样症状至脑膜炎、脑炎等程度不等的表现。病程具...+阅读

【概述】

粪圆线虫病(strongyloidiasis)是由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stercoralis)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粪类圆线虫蚴经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主要临床表现为侵入处皮疹、移行期的肺部损害以及肠道寄生期的腹泻等。粪类圆线虫能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感染期蚴(丝状蚴)。不同于其他蠕虫、可在宿主体内不断进行内源性自身感染,因此在不再与外源性感染蚴接触的情况下,该虫可在人体内持久存在,在免疫缺损者大量蚴可在体内散播而引起严重感染。

【病因】

粪类圆线虫首先由Normand(1876年)在越南的法国士兵粪便中发现,尸检中又在肠道、胆道、胰腺管中发现许多线虫。本虫为兼性寄生虫。生活史较复杂、包括自生世代和寄生世代:①自生世代:在土壤中进行。杆状蚴吸取土壤中有机物为生,1~2d内经4次蜕皮发育为自由生活的成虫。雄虫约0.7×0.04~0.05mm,尾端向腹面卷曲,有交合刺二根,引带相连。雌虫约1.0×0.05~0.075mm大小,尾端较尖细,成熟雌虫子宫内含虫卵4~16个,后者孵化为杆状蚴。环境适宜时自生世代的生活环可继续多次。如环境不适,杆状蚴脱皮2次,发育为丝状蚴(具传染性),通过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开始寄生生活。②寄生世代:丝虫蚴侵入人体后,进入皮下小血管,经血循环,由右心至肺,继穿破肺泡毛细血管而入肺泡。多数幼虫由下呼吸道上升,经咽喉部吞下至消化道,定居于小肠(主要在十二指肠与空肠上部),发育成熟。寄生世代只发现有雌虫,行孤雌生殖。寄生世代雌虫较细长,约2.2×0.03~0.074mm大小,雌虫多埋于肠粘膜内,并在其中产卵,每条雌虫日可产卵50个。数小时后孵出杆状蚴,自肠粘膜逸出,随粪便排至体外。在特殊情况(如便秘、肠炎、营养不良、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后)下杆状蚴可在体内迅速发育为丝状蚴,钻入肠壁、侵入血循环,引起内源性自身感染;或丝状蚴随粪便排出时,自肛周皮肤再次侵入,进入血循环,此为外源性自身感染。

【流行特征】

病人是主要传染源。患者离开流行区以后,其体内感染可持续多年,症状可不明显。主要通过皮肤或粘膜接触污染土壤而感染;在患者体内又可有自身感染这一特殊感染方式。人群普遍易感,免疫缺损患者易有重度感染。

本病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次为温带,寒冷地区多为散在流行。其分布与钩虫病相似,但感染率较低。国内多见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东北和西北部分地区亦有本病存在。感染率多在2%以下,个别地区可达10%以上。

【发病机制】

在流行区、粪类圆线虫感染可表现为三种类型:①由于机体有效的免疫应答,感染被清除;②慢性自身感染,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间歇出现肠道症状;③播散型超高度感染(disseminated hyperinfection),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而致免疫功能低下者,粪类圆线虫蚴全身性播散、病人可死亡。

(一)皮肤损害 丝状蚴侵入皮肤时可引起局部水肿充血、瘙痒和斑丘疹,搔破后可引起继发感染。亦可出现复发性荨麻疹、常累及臀部、腕部等。幼虫游走时可引起特征性皮疹,称为Larva currens,为粪类圆线虫自身感染引起的肛周荨麻疹带形皮损。

(二)肺部损害 感染后3~4d幼虫移行至肺部时,可引起刺激性干咳、气促、咯血等。重症患者(多为雌虫定居于支气管上皮所致)可发生支气管肺炎、痰 中可找到幼虫。

(三)肠道损害 轻症以卡他性肠炎为主;中等型 表现为水肿性肠炎,粘膜水肿、增厚、皱襞减少;重型 表现为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可波及胃。肠壁损害中可找 到虫体。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可与便秘交替,尚可有恶心、腹痛等。重者可出现血性粘液便,麻痹性肠梗阻,电解质紊乱、脱水、衰竭等。

健康人感染后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度腹泻、腹痛等,但此种感染有潜在危险性。在疾病、营养不良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情况下,体内杆状蚴可迅速发育成为具侵袭力的丝状蚴,引起重度自身感染(可为全身播散性),患者可因呼吸衰竭或休克等而死亡。急性期嗜酸粒细胞常增多(可达30%以上),但重症播散型者可不增多甚至减少。血清IgE在半数病人可升高。

【诊断说明】

主要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粪便检查和血清免疫学检查。对来自流行区的免疫缺损者以及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或化疗、放疗者应先进行过筛治疗,以预防超高度感染。新鲜粪便检查虽简单易行,但粪类圆线虫幼虫间歇性从粪便排出,且为数甚少。一次粪检阳性率甚低,需以连续3次粪检的结果为准。粪便中幼虫为数甚少时可采用贝氏幼虫浓集法。有人报道以50份阳性粪便同时作直接涂片、沉淀法和贝氏分离法检查,检出率分别为62%、74%和98%。当每克粪便中含幼虫1~3条时,前两法往往不易查出。此外亦可采用平皿培养法。贝氏幼虫浓集法系取粪便20~25g与炭末混合,置于含温水漏斗纱布上,漏斗下接平皿,幼虫在光与温度刺激下,穿过布层入水,在沉渣中可发现活动幼虫。播散性重症患者支气管灌洗液、痰液、尿、脑脊液、腹水等中亦可找到杆状蚴或丝状蚴。血清免疫学检查包括免疫荧光抗体试验(以粪类圆线虫和鼠类圆线虫的丝状蚴为抗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狗实验感染或病人粪便中分离得的粪类圆线虫丝状蚴作为抗原),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可用于粪类圆线虫过筛试验,为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但仍需反复多次粪便浓集法检查,以检出杆状蚴为准。

【治疗说明】

(一)病原治疗 噻苯达唑(thiabendazole)25mg/kg,一日2次,连服2d;播散型感染患者连服5~7d.副作用较大,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治愈率可达90%左右。阿苯达唑(albendazole)10mg/kg,日服2次、连服7d,在重度感染者也可取得良好疗效。

(二)支持治疗 重症患者有营养不良、贫血、水肿或脱水者应予输液、输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积极防治休克、呼吸衰竭等。驱虫前忌用免疫抑制剂以防自身感染和感染扩散。

【预防说明】

病人应彻底治疗以防止反复自身感染。加强粪便管理和个人防护。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6_8211.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感染与传染病学]淋巴丝虫病【概述】 淋巴丝虫病(1ymphaJicfilaniasis)系由班氏吴策线虫、马来布鲁线虫和帝汶布鲁线虫寄生于淋巴组织所致的疾病。临床早期主要表现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晚期则出现淋巴管...

[感染与传染病学]轮状病毒性肠炎【概述】 轮状病毒(rotirus)性肠炎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婴儿秋季腹泻”。B组轮状病毒可引起成人腹泻,首先在中国报道。 【诊断】 主要依赖...

[感染与传染病学]流行性腮腺炎【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mumps,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本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但也可侵...

[感染与传染病学]流感杆菌脑膜炎【概述】 流感杆菌脑膜炎绝大部分(95%)由B组流感杆菌引起,80%~90%病例发生在3个月~3岁,高峰易感年龄是7~12个月,占70%。5岁以后由于体内抗体增高,很少发病。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主要...

[感染与传染病学]流行性斑疹伤寒【概述】 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typhus),又称虱传斑疹伤寒(louse-borne typhus)或“典型斑疹伤寒”,是普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prowa zekii)通过体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

[感染与传染病学]流行性乙型脑炎【概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的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

[感染与传染病学]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概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

[感染与传染病学]链球菌感染【概述】 链球菌(streptococcus)为一种球形或卵圆形革兰阳性球菌,多呈兼性厌氧,某些呈专性厌氧。链球菌属包括30余种链球菌,某些菌早已知对人类致病,如A组、B组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感染与传染病学]流感杆菌感染【概述】 流感杆菌(Himophilus influenzae)是人类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以往一直被误认为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菌,但实际致病范围极广,除引起呼吸道病变外,尚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