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百科 → 宝宝知识 → 正文

你的孩子为何越学越笨

更新:04-04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简明不简单,生动不幼稚——评《给孩子讲量子力学》]因为别人的推荐,这两天看完了《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这本书。 量子力学 这4个字,即使对成人来说,看上去也是艰深险涩,奥妙难懂,对于孩子来说,似乎更隔着千山万水。拿到这本书的当天...+阅读

西安市西工大附中附近的一个咖啡馆内,一座6.6米高、重达4吨的“书井”颇为震撼。据老板介绍,她经营该店是为了陪伴孩子上中学,“书井”所用的书本皆是从附近大学“淘”来的。面对这“旷世奇观”,我们不禁唏嘘,孩子们学业压力越来越大,每日被“困”在书本中,不得反抗。家长们一面心疼孩子的疲惫,一面又怕孩子会落后,恨不得抓住任何时间,给孩子安排家教、课外班等等。然而,如此繁重的学业对孩子真的好吗?

小心你的孩子“学业枯竭”

作为家长,我们每个人都应对中国的教育有很多的反思,这个反思建立在与其他国家教育的比较上,尤其与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先进国家进行比较。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戴耘教授说,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他发现中国学生身上有两个问题特别突出:

第一个是对职业的信念普遍很薄弱,哪怕读到博士了,很多人还没有形成以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为人生奋斗目标的意识。

第二个是中国的学生普遍缺乏想象力和创意能力,面对同样的问题,中国学生更多会从书本中找答案,往往缺少自己独立的见解。

他发现在中国教育里存在一个现象,把它称之为“学业枯竭现象”。简单地说,小学阶段,父母原本应必须保证孩子9个小时以上的睡眠。但孩子为了取得更优异的学习成绩,很可能只睡七八个小时。

很多优秀的学生,为学业付出了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但这些学生到了初中以后,学习成绩就很可能下降,因为他在小学的时候投入过多,身体、心力失衡。同样类推,在初中付出过多的学生,到了高中就会出问题。高中付出心力太多、过于焦虑的学生,到了大学里肯定就会学习状态低迷。这都是由于身体与精神被过于消耗了。

长得太快的树木,往往都特别脆弱,对于树来说,长得慢才能活得久,长得慢才能活得好。人也是如此。除了学业,人生的面向还有很多,一个人如果把生命的精气神都耗在学业上了,那生命的成长就有问题了。

“励志教育”已进入病态

今天很多的父母,总怕孩子落后,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要跟别人进行激烈的竞争。

甚至有些家长的孩子才读幼儿园,就在考虑要不要上英语培训班,听说上海有一些幼儿园英语都需要考级了。

不得不令人震惊,幼儿园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应该是玩游戏,学习跟伙伴怎样交流,怎么能把知识的学习、学业的竞争提前至幼儿园阶段呢?这其实会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造成损害。

学业枯竭带来的问题有几个方面:

第一,孩子一生都会生活在精疲力竭的状态之中,他总觉得好像休息不够、精气神不足。

第二,一旦学业目标达到了,他就失去了对学业本身的兴趣。

第三,生命力不足,创造能力缺乏。其实人发展到最后,更关键的是你有没有持久的关注力,能不能不断激发自己去探索,这些才是最重要的生命能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大量数据表明,中国过去三十年的高考状元,现在有出息的、成为了精英的(像考试那么拔尖的)人很少。

现在在中国很多学校,励志教育几乎到了相当病态的程度,几乎所有的励志,都在鼓励学生把正常的休息、娱乐时间用到学业上。

这种励志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却伤害了人的生命活力。

我们真的低估了睡眠不足对整个民族身心健康的危害,把孩子的考试、学业看得比孩子的生命更重要。有的人会问,孩子考试考不好就过不了这个关,怎么办。其实,父母们想到的过关,只想到以优异的成绩过关,其实以中上成绩过关、以普通成绩过关、以比较差的成绩过关也是一种过关。为了考得好,孩子每天比别人少睡两个小时,把其他兴趣都削减了,很多孩子最后都崩溃了。

我们必须考虑生命成本,考虑孩子到底属于哪种类型。不要让孩子丧失对自己生命的信心,不要让孩子把眼前的成功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不要让孩子过早地为面子、为父母的尊严而学习。

“满分孩子”的教育假象

有的孩子考得好,可能是因为他自身就有这种能力,他们特别能够适应应试教育,但这些孩子也会有另外一种麻烦,他很容易把考试的成功当成人生的成功,把考试所面对的困难当成人生的全部困难。他会认为既然可以轻松地应对考试的困难,那人生其他的困难也可以很容易地应对。所以,等他一旦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真正的困难时,往往会束手无策。

应试教育,传递给孩子的是一种简单化的对世界的理解,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考试成功了,人生就没有难题了。父母也会觉得,孩子书读得这么好,考试考得这么成功,已经上了名校了,他这么优秀,还怕什么困难呢?

等他到了社会上,这些孩子才会发现,世界没有那么简单,他们会困难重重、四处碰壁,但在父母面前依然用“很优秀很好”来包装自己假装坚强,而父母则活在“孩子上完大学,我就可以松一口气”的松懈中。我们这些年看到的许多教育悲剧,都跟这样的错觉有关系。

应试教育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孩子不是真正为了获得能力、达到目标而学习,而是为了过关而学习的。所以有的孩子考上大学,完成了考试目标之后,就再也没有学习兴趣了。应试教育是一种通行的“向上的教育”,它跟社会资源配置不公、贫富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有很大的关系。人人都希望往上走,而向上的通道中层层都有关卡限制,优秀的学校、优秀的成绩就是人们找到好工作中最占分量、最显而易见的一个关卡。

应该说,应试教育仍然是今天中国社会最大的一种共识,它也肯定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继续存在下去。

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共识,其实又是一种消极的共识。将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复杂因素简化为学业水平,又将学业水平的考核简化为应试考试,这对一个人整个生命的成长与发展都会有很大的损害。

现在的学习评价体系是简单而粗暴的,通过一张卷子的分数高低,孩子就被分为了优等生、中等生、差生。但这样的划分,不一定符合生命成长的最终的事实,应试教育取得成功的人,不见得就是人生的成功者。

一个学校应试教育成绩特别突出,不见得它最后就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事实上,很多学校可以培养出优秀考生,却难以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因为社会的评价会更加复杂、更加严酷,一个人最终能否有更大的作为,并不是考试能够决定的。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9_961.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家长应该怎样让孩子树立自信心与成功兵团十四师一牧场小学 王新安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信任程度的心理特征。有研究表明:一个人自信心的强度与他的成功成正比例关系,即成功越...

孩子们眼中的春天《找春天》这篇课文文字优美,而且充满童趣。从文中探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解冻的小溪、飘摇的风筝等景物中我们随处可见春姑娘害羞、活泼的身姿,而当我们读起来更是给人一种...

孩子真不容易(徐国畅) 周六的一天,外婆带着我的小表弟一起来到徐州看望我。 这天中午,外婆有事外出,便嘱咐我把小表弟带好,我心里想: 不就带一个一岁的孩子吗?有什么难的?我带他肯定没问题! 可是...

孩子,我爱你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

暑期让孩子在快乐的阅读中生活暑假,刘老师给我们家长推荐了王修文博士的 《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对教育女儿这方面我是非常欠缺的,遇到问题总是束手无策,很迷茫。但是读了王修文博士的 《给孩子最好的家...

如何让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感谢刘老师推荐的这本书,利用业余时间通读了一遍,感触颇深,尤其是文中的使孩子能从 他律 走向 自律 ,从 要我学 走向 我要学 ,最终达到自愿发展、 超越环境的观点,深受启发。 如何...

你的模样就是孩子的“影子”学龄前幼儿对事物的评价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往往需要依附成人。同时小班幼儿最突出的年龄特点就是爱模仿。所以为幼儿提供一个正面的可供模仿的对象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关...

我要让自己的孩子身心快乐怀着崇拜与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王修文的《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一书,心中感慨颇多 其中,我最大的感悟是作为家长,作为一个爱自己孩子的妈妈,我要让自己的孩子身心快乐。 怎样做到...

我与孩子母亲在爱孩子上的距离最近,连着两三天,班中的周晓宇小朋友在下午午睡时,总会提出要小便的请求,有一次他刚叫道: 老师,我要小便。 说吧,刚站起,已控制不住地尿了一点在身上和床上,我连忙让他快到厕所里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