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新生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行为心理学视角下的幼儿园建筑设计

更新:09-16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浅谈幼儿园建筑的建筑设计特点]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的改变,幼儿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幼儿园变成了儿童离开家庭,首次参加集体生活的场所。幼儿园...+阅读

摘要:本文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出发,抓住幼儿园的使用主体――学龄前儿童,以他们的需求为设计原则,分析国内、外优秀实例, 阐述建筑师在创作设计过程中应通过使用者参与设计、对建筑功能重新定义、利用视知觉和行为学等一系列手段创造既符合建筑形式美学又满足幼儿使用的建筑环境空间。 关键词:行为心理学、参与设计、视知觉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作为学龄前儿童学习、游戏以及活动的场所----幼儿园的设计越来越受到家长、幼儿教育机构和建设单位的重视。当前在幼儿园建筑设计中由于建筑师对幼儿的心理、生理和行为不甚了解,造成一系列问题,如建筑的功能布局不太合理、对细节考虑不周、室内外环境设计粗糙、建筑形象不佳等。建筑师在创作设计过程中应该从幼儿行为、心理角度出发,以幼儿的需求为原则,通过使用者参与设计、对建筑功能重新定义、充分利用视知觉和行为学等一系列手段创造既符合建筑形式美学,又满足幼儿使用的建筑环境空间。 使用者参与设计 为了解决设计过程中建筑师与业主之间的沟通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使用者参与到设计中来。对幼儿园建筑来说,参与者主要包括幼儿家长、幼儿教育机构和建设单位。从设计前期开始,就要这些利害关系者参与其中,以便建筑师充分了解他们的情况(包括使用者的文化背景、经济收入和喜好等),创造既符合他们要求又被幼儿所接受的建筑空间。如北京的家育苑幼儿园就是这样一个较为成功的例子。其创办者Karyn Robarts想在北京为自己的孩子找一个好幼儿园,无奈走遍了北京城也没有找到一个令她满意的,于是萌生了自己创办一家幼儿园的想法。Karyn Robarts本身是设计师,兼有家长和投资者的角色,这使她能够参与幼儿园的全部建设过程,又对各方的需求充分了解,最终创办了一个成功的幼儿园。 重新定义功能 现代建筑运动最流行的口号是“形式随从功能”,随之产生的建筑过于功能化,不能满足人的实际功能需要,这是因为人的功能需要是多方面的,它除了包含使用、材料、结构等技术功能,还包括更为广泛的精神需要、安全、自我表达和美学功能等。我们可以通过对功能重新定义来赋予空间更多功能。如幼儿园的各房间均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进行功能化设计,游戏室每一间的布置都可以不同。中庭也可以被赋予更多的功能:交通、公共活动大厅、集会场所……从而成为有趣的、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空间。 如乌干达的某幼儿园活动场地有多种不同的诠释方式。在场地中半埋的轮胎可以是孩子们在课间休息时的玩物,也可以在车胎上标上数字,做数字游戏;擦掉数字添上绳子,瞬间就变成大型的迷宫,再加上些凳子就能充当议会的“席位”,同时也是露天的大教室。这样一些简单的调整和改变,空间就会发生功能的质变。 北欧的Tromsø幼儿园中,承担分隔空间与隔音作用的墙壁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功能。简单的折叠和推拉墙面即可改变房间的大小,创造出容纳新功能的空间,如同童话故事中的魔法墙。墙面拥有鲜艳的色彩和不同的材质,并且开设了许多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洞口。这些洞口可以被开发成多种用途:书架、抽屉、公仔盒;稍大的洞口还可以允许孩子们窝在里面拥有一个独立的玩耍空间,为捉迷藏提供了绝好的空间;有的洞口设计了小小的窗帘,限定了空间,成为一个“成人勿入”的地方,也是玩“过家家”的绝佳场所。较高的墙安装了攀援设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孩子们攀爬;较厚的墙内设计了可容纳孩子躺卧的微型小床,成为一个很有安全感的小卧室。 根据视知觉要求设计 人类最基本的生理功能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等,其中视觉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之一,通过视觉能辨别光线强弱、颜色及物体形状、远近。视觉过程除了眼睛的作用外,还包括大脑的作用。人们对视觉形象的感知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根据各自的生活经历、当时情绪与心态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幼儿的视知觉与成人不同,建筑师若在幼儿园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利用幼儿区分颜色的能力不同(3~4个月时可分辨彩色和非彩色;4岁能区别各种色调;5岁时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采取不同的色彩以增加建筑空问的可识别性;儿童对颜色纯度的敏感性,在局部色彩的选择上大胆采用亮色,突显建筑活力和个性。 幼儿感知空间的能力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对简单完整的图形更容易接受,在设计中可以利用概括的形态要素、简约的设计手法来表现建筑。幼儿感到亲切的高度是1.2米左右,距离和深度的感知也要比成人小,营造小尺度的建筑空间更容易被幼儿所喜爱。这种小尺度的空间可以是地下室或凹室,也可以是楼阁,或者仅仅是可以供一个人读书或邀请几位朋友窃窃私语的“密室”。 北京家育苑幼儿园设计看起来简单,但是却很漂亮实用:适当的家具陈设,没有花哨装饰的墙面,有利于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因为有余地的空间更有利于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当小朋友第一次走进家育苑幼儿园的时候,他们会感觉好像进入了自己的世界一样亲切,而大人们进入教室的时候则一定会觉得来到了小人国――教室内所有的家具都是按照儿童的尺寸而设计的,桌椅、书架、卧榻、厨房,包括小小的马桶和小小的洗手池。设计师希望用这样的形式来提醒大人要尊重孩子的世界。 注重细节设计 细节设计更体现在对设计理念、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为了符合幼儿园的气氛,可以在墙上挖各种图形的窗洞;天窗做成儿童更容易记忆的简单的形式等等。为防止幼儿受到伤害,教室和家具都做圆角;儿童能接触到的金属构件诸如栏杆、灯柱等加工更精细;在建筑边缘布置绿篱,既能防止幼儿碰到玻璃,又起到绿化环境的作用。如家育苑幼儿园室内整体的风格采用的是简洁的现代主义,在一些细节处理上则融入了多种地域和国家的特色,中式迷你罗汉榻前的圆形地毯,传达的是西方的生活方式,而书柜上的各国国旗,则表达了幼儿园放眼国际的志向。

五、结语 通过对幼儿行为心理特征的阐述,可以使建筑师明确幼儿园环境与儿童行为心理的相关性,同时也为幼儿园建筑空间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和设计方法。建筑师必须明确儿童是幼儿园建筑的使用主体,设计必须满足幼儿园教学要求并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西)帕科?阿森西奥.世界幼儿园设计典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苏扬.视知觉理论下的幼儿园建筑设计【J】山西建筑2010(6) . 【4】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5】周轶蓉.幼儿园建筑空间设计手法探析【J】冲 国新技术新产晶2009(13).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6_38681.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策略新视角【摘要】幼儿期是游戏期”.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最主要的游戏活动类型,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

基于危机管理视角谈幼儿园管理摘 要:现在校园意外不断发生,幼儿园的安全问题可以说是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要制定安全有效的幼儿园安全事故的预防策略,为了构建和谐幼儿园的基础保障。在开展幼儿教学的时候,教...

幼儿园建设的建筑设计要点探析【摘 要】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每个家长的梦想,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早教、幼儿园教育等幼儿教育机构被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多商家为了迎合这个市场,更好地在这个...

幼儿园建筑设计中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建小区的数量越来越多,配套的幼儿园设计也越来越多。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制度和可持续发展技术的推广,意味着旧模式下的幼儿园设计要给新的设计理念让步,同时...

换一个视角认识孩子生命健康权? 案例1 孩子是我的,要打要骂随我? 刘先生是一位出租车司机,他的10岁的儿子就读于某实验小学,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刘先生认为儿子调皮,学习不认真是造成他学习差的主要...

细小的敏感是孩子独特视角在小孩的眼睛里,一切都是新鲜的、纯洁的。当孩子长到2岁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对周围我们不留心的小物体敏感起来。 一位家长带着她1岁3个月的小女儿去公园玩。小女孩在花园里一直...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国家教育委员会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87)城设字第 466号 (1987年9月3日)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了使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能满足安全、卫生和使...

纯粹私人视角感悟普世情怀我从来没有想到,会写作这样一本书。更没有想到,这本书仅仅只是一个开始。随后,我还将持续记录一位普通中国儿童的成长史,并通过它,更真切地体验生命的神奇,更持久地思考人生的意义...

尝试着接纳孩子,积极赞赏的视角读懂孩子我们的困惑:在了解了何为学习故事、如何撰写学习故事后,我们的老师开始进行实践操作。在老师们初次撰写 学习故事 后,我们的老师提出一些困惑:总是能很快找到孩子们不好的方面,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