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新生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浅议幼儿园教育中的进餐纪律

更新:09-16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三大纪律”让孩子远离伤害]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总会有太多的不放心,担心孩子受到各种意外伤害。专家指出,家长要教孩子了解更多的安全知识,让孩子掌握更多防止意外情况发生的方法,并给家长提出了教育孩...+阅读

摘要:本文就幼儿教育中强调的“食不语”纪律是否具有合理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儿童心理学、儿童卫生保健的理论知识入手。简要地阐明了“食不语”这一传统做法在幼儿情绪、行为、个性培养、生理健康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附带说明幼儿进食中教育者应具有的态度和做法。 关键词:幼儿进食;说话;身心建康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7)06-0092-02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曾经对吃饭定下了一条规矩:“食不语”,即要求吃饭时不要说话,要安静就餐。在中国幼儿教育中, “食不语”已成了人们普遍认可的一项保育制度和纪律。然而笔者认为,这项纪律的合理性很值得怀疑。

一、“食不语”要求不能保证幼儿身心健康 依传统的教育观点,认为吃饭时不说话,对幼儿的身心健康至少有以下三个好处:其一,幼儿进餐时不说话,可以减少呛食的机会;其二,幼儿不说话,就可以专心用餐,促进消化;其三,幼儿不说话,有利于加快进食速度,在规定时间内吃完食物,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然而笔者认为,以上几条好处,其实经不起推敲。 首先,若研究一下说话的原理,我们就会发现说话根本与呛食无关。因为正常的说话,气流是由气管往外排气,振动声带,发出声音。既然气流往外排出的,怎么可能把食物带进气管呢?其实幼儿的呛食,通常是因为进食时吃得过猛,导至食物卡在咽喉处较长时间无法咽下去,防碍了呼吸,从而在不正常状态下吸气,以至于不小心将食物碎末吸进了气管;或是因为进食时激烈地大笑,导致肺内气流被瞬间排出,然后往里迅速吸气时,将食物碎末带入肺内。哭泣也与大笑导致呛食的机理相类似。因此呛食的根源不在说话,倒是在于进食速度过猛和进食时的过于激烈的笑或哭。可见,将呛食的原因归为“语”,是不公道、不科学的。与其说“食不语”,不如说“食不笑”、“食不哭”更能让人明白这一进食规则的原理和目的所在。其实如果真要减少呛食,不妨将呛食的过程原理和危害,作为一项教育的内容,用鲜明生动的图示甚至漫话或动画来辅助说明讲解,教幼儿如何防止和避免呛食。这显然比笼统地强制性规定“食不语”要科学得多,也更能解决问题。 其次。幼儿不说话和是否专心用餐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幼儿不说话。他也可能心不在焉地去想别的事情,也可能走神。相反。我们发现,幼儿进食时的不说话并非是自愿的,而是老师强制性地加以贯彻执行的,假如老师一离开。大家立即欢快地交流起来。可见这种“不说话”,只是老师对幼儿本来意愿的压制,这种压制显然是有害的,这使得原本愉快的进食变得严肃起来。幼儿必须运用较低的记忆能力记住相当数量的规矩,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按要求吃饭,这反而会造成饮食兴奋灶的抑制与弱化,消化腺分泌减少,食欲下降。另外,从生理解剖特点来看,神经系统调节反应的区域与消化腺的区域都在下丘脑中位,凡能影响高级神经活动兴奋与抑制的一切因素都能影响食欲,其中情绪起了重要作用。当人的情绪低落时,消化腺受到抑制,就没有食欲。甚至会引起幼儿情绪上的反感、恐惧、紧张,造成食欲不振、厌食、畏食。可见,恰恰是对“食不语”纪律的维持,导致了幼儿食欲及消化功能的降低。 其三,幼儿不说话,是否就能提高进食速度?从而帮助幼儿在规定的就餐时间内摄入足够的营养?观察中我们发现,在老师“不许说话”、“专心吃饭”的强调下,一些幼儿吃饭的速度的确非常快,但原因却是因为先吃完饭的幼儿就可以自由活动、自由说话。一些幼儿为了能够自由活动或是免受教师的重点“关照”与责备,而狼吞虎咽地争取提前完成“吃饭”任务。这显然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使幼儿形成一种观念―-吃饭是阻碍活动自由的负担;二是吃饭越快越好。因此所有的幼儿都希望加快自己的吃饭速度,这显然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对儿童的肠胃功能造成伤害。此外,医学界早已证实,吃饭过快容易导致超量进食,从而可能引起肥胖。

二、“食不语”要求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 我们如果对“食不语”的纪律要求再细加分析,就会发现“食不语”对幼儿身心健康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远非上文所涉及的那么简单。 因为处于此年龄阶段的幼儿,语言发展十分迅速,有说话的兴趣,在相互交流中体会着说话的乐趣,充满好奇心,对周围环境总有摸一摸、动一动、说一说的欲望。其神经系统具有兴奋大于抑制的特点,这些都是这个年龄阶段应该具有的态度的外在表现,如果这时候的幼儿能安静而规矩地坐着吃饭。反而是不正常的,是不合规矩的。这时如果非要反复强调“食不语”的习惯,压抑幼儿的正常天性,势必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这些不良后果,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其一,会导致幼儿的行为出现明显的双重性。即当着教师的面时,幼儿不会在吃饭时说话,一旦教师不在,或是管理松懈,幼儿们反而如同从牢笼里释放出来一般。加倍地兴奋,加倍地说话,甚至还伴随攻击性或发泄性行为,出现吵架、相互指责等情况。这种阳奉阴违的状况,不利于幼儿性格的健全发展。 其二,限制了孩子的社交生活。在幼儿园生活的8个小时中,由教师控制的时间占去了绝大部分,幼儿很少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共同进餐是小朋友们难得的相互交流的时间。被要求“自己管好自己,自己吃好自己的饭”,幼儿之间极少交流,其中“听话”、守本分的幼儿常常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这不仅强化了“乖”孩子的行为,而且使其他幼儿为了取悦老师纷纷模仿。自我封闭式的进食环境。使幼儿特别是缺少伙伴的幼儿,再次失去了形成良好同伴关系的机会。 其三,不利于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幼儿从出生第一天,就开始了发展主体、完善主体的进程。4至6岁的幼儿已经有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想说话,想用语言来表达意愿是其重要的表现。教师屡次强令禁止“快吃,还聊哪?”、“你吃不完了?”,给幼儿心理造成相当大的精神负担,产生厌恶甚至逆反心理,并在其它活动中发泄出来。教学相长,孩子的行为必将有意无意地影响教师的行为。影响教师对幼儿的期望、评价态度和处理方式等。长此以往,最终影响教育的整体效果。 其四,易使幼儿有从众心理倾向,过度依赖成人。幼儿园老师提倡“食不语”,最主要的还是害怕孩子呛饭,这显然是怀疑幼儿自理能力的体现。在这种怀疑心态下,幼儿园老师往往显示出对幼儿的过度关怀,他们不是让幼儿独立解决困难,而是自己帮幼儿解决困难,或者提前反复预警,使幼儿绕过困难。这样一来,幼儿失去了对困难或挫折的体验,找不到在困难中进步的快乐,而变得胆怯、退缩,缺乏创造性。 我们知道,现代意义的“健康”已非传统概念所指的身体强壮、发育正常、无缺陷等生理健康指标所能概括。还当包括心理健康。它是一个涉及医卫、认知、情绪、情感、个性、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复杂概念。因此,我们绝不能单注目于“食不语”可能带来的身体上的微不足道的好处,却对于它可能对儿童心理健康所造成多方面的不利影响视而不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食不语”纪律的强调,在身心健康上所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其裨益,显然是一种不合理、不科学的做法,因而不宜在幼儿教育中加以提倡和强调。正确的做法是,为幼儿创造一个舒适宽松的就餐环境和充裕的就餐时间,只要没有过分影响就餐的正常秩序,就须允许幼儿说话交流,让幼儿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进食。 责任编辑 星 ??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6_53058.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摄取丰富的营养是保证身体健康发育的前提,让每一位孩子生活有规律,定时定量进餐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但如今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的吃饭问题是个头疼...

十个月宝宝进餐时间表十个月宝宝进餐时间表 十个月宝宝已经可以吃软饭了,像面条、粥、汤这些都能吃了,而且已经能够将米饭、稀饭、面条作为主食,添加多种肉类、蔬菜、鸡蛋羹等食物。 主要食物:母乳或...

让吃饭慢的孩子都能愉快进餐每天午餐时,总会有那么几个孩子磨呀磨的吃到最后,虽然让他们先洗手后坐下吃,可他们仍能吃到最后几名。在一阵时间的耐心劝导之后,他们有时会有进步,可是还是会常常旧态复萌。这样...

幼儿园小班进餐交往案例分析从传统方面来看,禁止幼儿在进餐时进行交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但是在现代这个原则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遵从,芝加哥心理学家奇克森.默海研究发现:人们在用餐时思维活跃,情绪愉...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能力幼儿餐点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能力,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围绕我园的一日生活课程的改革,我们选择餐点活...

环境让进餐环节更精彩午餐环节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占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却是孩子 营养补给 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环境能充分发挥出它所拥有的教育价值,让午餐环节更精彩。 最近,幼儿园里分年级组...

幼儿进餐习惯的训练【训练目标】通过训练来矫正孩子偏食的习惯。 【适宜学段】幼儿园各个学段 【材料准备】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个“谁的花先开”的评比区 【训练方法】 偏食是指儿童对饮食挑剔...

九个月宝宝进餐时间表九个月宝宝进餐时间表 一般九个月宝宝要开始断奶了,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可以全天都吃主食了,像米糊、米粉、面条、各种肉松、汤类、肉类都可以添加。 主要食物:母乳或配方奶 辅...

七个月宝宝进餐时间表七个月宝宝进餐时间表主要食物:母乳或配方奶 辅助食物:白开水、鱼肝油(维生素A、维生素D比例为3:1)、水果汁、菜汁、菜汤、肉汤、米粉(糊)、蛋黄泥、菜泥、水果泥、粥、烂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