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学龄段教育 → 正文

小班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

更新:09-15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小班学习活动《粘贴五官》]设计思路:结合本周主题 我的身体 五官 ,让幼儿在游戏中知道自己五官的名称,在老师与幼儿的共同讨论中知道五官的位置,了解五官的作用,激发幼儿保护五官的愿望并能用自己能干的小...+阅读

导读:在小班初期得高分的儿童到小班末期仍得高分。除了减法以外,各种数概念技能之间都存在显著正相关。但形状认知与唱数的相关性高于认知形状与按数取物的相关性,这可能与唱数和形状认知都更多地依赖记忆能力有关。两次有关形状认知的测查得分除了与唱数相关外,与其他数学技能都没有显著相关。

学前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儿童对有关数以及数之间的关系、量、空间、几何形状、分类、排序、模式、时间等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上,其中对数概念的理解与运用是学前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数概念不仅是儿童学习其他数学内容的基础,而且与儿童早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数概念也是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因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抽象的逻辑关系。

在研究中,我们对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进行了跟踪,主要考察了儿童数概念的发展。样本为上海市长宁实验幼儿园三个小班的66名儿童。研究结果表明,与小班初期相比,小班末期儿童的唱数、按数取物、形状认识和实物加减运算水平都有显著提高。

1.唱数

儿童10以内的唱数完全是一种机械模仿,但10以后的唱数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10以后的数是按一种内在规律排列的。了解这一规律,有助于我们帮助儿童较快地理解与掌握数词。现有的研究表明,唱数不完全是一种机械记忆,它本身存在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儿童的唱数水平与他们的数数技能和对数的理解有关。我们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的唱数水平与其他数的技能的获得存在显著正相关。在刚入园儿童中能唱数超过30的人有44%,而到小班末期能唱数超过30的人增加到79%,能唱数超过50的有52%。

2.基数概念

尽管儿童在2岁以后就开始出现数数行为,但他们差不多要到3岁半以后才能形成基数概念,也就是能说出一个集合的总数。一种典型的测查方法是让儿童按数取物。刚入园儿童的基数概念已初步得到发展,所以小班数学教育的一个重点是让儿童掌握基数概念。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被试儿童的基数概念在小班阶段发展很快。在刚入园儿童中,有70%的人已经掌握了5以上的基数概念,有43%的人掌握了10以上的基数概念;而到小班末期已有87%的人掌握了10以上的基数概念,有近一半的人掌握了20以上的基数概念。在这些儿童中有81%的人唱数超过50。这说明儿童的唱数与基数概念的理解有密切联系。

3.形状认知

研究表明,儿童刚入园时平均能认识4种形状,到小班末期平均能认识6种形状。儿童最早掌握的几何形状是圆形与三角形,其次是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菱形、半圆形、梯形和六边形。到大班末期,儿童掌握得最好的仍是圆形与三角形,掌握得最差的是菱形与六边形。认识半圆形的人数增加幅度最大,可能是因为儿童较早认识圆形,他们一旦学会了半圆形的名称,就能很快认识半圆形。

4.实物加减运算

儿童的实物加减运算能力在2岁左右开始出现。早在掌握基数概念之前,儿童就知道“添加”可以使一个集合的数量增加,“拿走”可以使一个集合的数量减少。这种有关物体的增加与减少的感性经验为儿童学习数的加减运算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有关实物加减运算的活动在学前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帮助儿童真正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也能为儿童以后的心算与书面运算打下重要的基础。

对小班末期儿童的实物加减运算的测查,我们只是让他们各做一道题。加法运算题是:“这是一只小熊,它先吃了2块饼干,后来又吃了5块饼干,它一共吃了几块饼干?”减法运算题是:“这只小熊原来有9块饼干,它吃掉了3块,还有几块?”

研究结果表明,小班儿童加法运算能力的发展先于减法运算能力的发展,因为有41%的人做出了加法题,但只有21%的人做出了减法题。这一道加法题有点难度,因为小的加数是放在前面的,它比把小的加数放在后面要难,但减法题的难度可能更大一点。从运算所用的策略来看,大多数人运用了实物数数的方法。在加法运算中把物体全部数—遍的策略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数数策略,即先数出2个,再数出5个,最后把所有物体全部数一遍。儿童以后会运用“接着数”的方法,即在一个加数后面接着数第二个加数,而不必把所有物体数一遍。小班儿童的心算能力也开始发展,做加法时运用心算的人多于做减法的人。

5.小班儿童数学技能之间的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种测查中,小班初期与小班末期的两次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反映了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在小班初期得高分的儿童到小班末期仍得高分。除了减法以外,各种数概念技能之间都存在显著正相关。但形状认知与唱数的相关性高于认知形状与按数取物的相关性,这可能与唱数和形状认知都更多地依赖记忆能力有关。两次有关形状认知的测查得分除了与唱数相关外,与其他数学技能都没有显著相关。这说明形状认知对小班幼儿来说是相对独立的一种数学技能。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1_22798.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精心准备  有效课堂——小班组开放式教研活动展小班组在本学期的教研组开放式教研展示活动中,以小班数学活动《感知4以内的数量》为研究载体,围绕情境设计、材料提供、教师的干预、幼儿的表现四大方面进行了磨课和研课。以...

蒙氏理念下角色游戏优化实施的实践研究——小班角色游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娄东中心幼儿园 王雅平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幼儿游戏是在作用于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但是如何投放适宜的材料,促进幼儿...

体育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结合小班集体体育教学体育课是以促进幼儿达成新的发展目标而设定的定期的、系统的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进行幼儿园体育课的组织与实施也显得尤为重要,在聆听讲座...

认知依赖的意思彻底消除孩子依赖心理依赖的孩子可以说是一种寄生虫,所以孩子依赖心理是要不得的。孩子本来是空白的,其依赖心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跟家长和生活环境有关,请各家长对自己明察。 认知依赖的意思-彻底消...

解读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春天的色彩》预设目标与活动内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春姑娘的脚步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万物苏醒、柳树抽枝、种子发芽,天空中随风摇曳的风筝,公园里竞相争艳的花朵,这一切的一切仿佛是一幅正在打开的画卷...

小班阶段教育目标小班阶段教育目标 ★9月份 社会领域: 1、 喜欢上幼儿园;认识幼儿园的老师、同伴及场所 2、 制定一些常规 语言领域: 1、 能听懂普通话,明白老师的语意 2、 喜欢看动画片,了解动画...

孩子的社会认知孩子最终是要走上社会的。孩子与社会的适应程度,是他人生幸福的关键之一。而人社会化的过程,要从娃娃开始。 有学者认为,人的一生需要经过8个心理社会阶段,在每一阶段,人都被社会...

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读《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是一本集小学英语教师综合教学技能指导的教材,仔细阅读过后,我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总结出教学活动设计有以下几项要点: 1.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

小班主题探究活动初探小班主题探究活动初探 主题探究活动大多局限于中大班,小班很少开展。我认为小班幼儿有意注意已经开始萌发,对外界新鲜的刺激能产生兴趣,容易进入情境中。因此在小班进行主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