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百科 → 性格养成 → 正文

演讲稿中怎样巧用俗语

更新:01-06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谤语、歇后语是经过人们长年传诵、千锤百炼丰富起来的。它们寓意深刻、韵味隽永、结构固定、朗朗上口,用它们来形容、描绘事物形象生动、诙谐幽默。听众听来如饮甘泉,如嗅芳香。请看下面二例:……行得正,走得直,身正不怕影子斜,虽然他们受到了一些人的诬蔑,虽然有时不被理解,但我们相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他们的付出是会得到人们理解的。

这里两处用了谚语,顺理人情,很有说服力。我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有些人对我们农民有“包子”“傻帽”之尊称,他们缝里瞧人——把我们看扁了。但在这里,我要大声疾呼:……这里运用歇后语,生动形象。演讲中运用谚语、歇后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能太多。 谚语、歇后语有俏皮感,但用多了显得轻佻浮滑。尤其是凭吊演讲,政治演讲更要少用或不用。

否则会冲淡主题,失之庸俗。第二,不能乱用。有些该语、歇后语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内容粗俗浅陋,不堪人耳。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崽会打洞”。第三,要自然,完整,与正文融为一体。 可以用一些提示语连接,如“有道是”、“俗话说”等。第四,有些方言区的歇后语不能用。如:“蜀嘴食胡椒——胡溜溜”(福州方言),“狗吠老虎——唔知死”(客家方言)。

下面罗列一些朗朗上口的民谚:1。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2。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3。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4。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5。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汉。6。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7。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想有时。8。迟干不如早干,蛮干不如巧干。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10。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8_17815.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