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新生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家园共育促幼儿园内涵发展

更新:09-16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家园密切配合实现家园共育]二、自主性家长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以真诚为纽带,架起教师与家长间的情感之桥是自主性家长活动的坚实基础[p17]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贵在真诚,教师和家长只有真正建立相互信任、...+阅读

【摘要】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有效的家园活动不仅能丰富幼儿园教育资源,也使幼儿在其广阔的家园社区活动中得到发展。实践证明,幼儿园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更新教育观念、转换教育角色,改进教育策略,能更好的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 【关键字】 家园共育;幼儿发展; 幼儿园保教质量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家园共育活动不仅能丰富幼儿园教育资源,也使幼儿在其广阔的家园社区活动中得到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为更好的实现家园共育,我们从创新工作方法入手,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换教育角色,在探索实践中加强研究与探索的力度,通过改进教育工作策略,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转变思维方式,重构家园合作模式。

以前我们做家园共育工作,总是习惯性的将家长定位在配合者或者支持者的范围内,首先想到的总是要求家长跟着幼儿园计划走,不由自主的将家长摆在了我们对面的位置。意识到这一思维的局限性后,我们将家园共育工作定位为“家庭合作关系”。家长、幼儿园和孩子是一家,共同组合新的家庭。幼儿园的所有成员像父亲,家庭的所有成员像母亲,共同为了孩子成长而努力完成这一阶段的教育目标。

并非一方要求另一方应该做什么,而是双方共同来做什么,怎么做,完成什么目标,一起为孩子新阶段的成长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当家长的思维、观念和幼儿园一致后,以前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点之家长工作不配合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转变工作方式,从点到面,层层推进。 从和孩子接触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由点到面的将共育理念体现在幼儿园班级活动的每个环节中,让家长一步步理解、接受这样的合作共育理念。

家长工作往往会局限在幼儿园工作内容的一个方面:例如以前的家长活动基本是集中在期初阶段的家长会活动、期中阶段的家长开放活动、期末阶段的各项成果展示活动等;或者在幼儿入园和离园环节和家长就幼儿发展进行简短的交流。现在,我们则从幼儿园所有活动中挖掘家长共育的资源,每个活动从计划、实施、小结、评析、反思,始终让所有家长全面了解、跟进、评价。

这种工作思路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最终受益者是全园的每个孩子,而家长因为始终亲历这一过程,所以感受颇深。 幼儿园每个班级的家长志愿者活动就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开展的卓有成效。通过几年的积累完善,成为幼儿园的家长志愿者是每个有条件的家长自觉自愿的一项常态化工作,而家长志愿者也以和幼儿园共同完成教育目标而感到自豪,和孩子共同收获教育成果。例如每个班级都有根据园本课程设置开展的“家长助教”系列主题活动,家长志愿者的身影就出现在每个节庆教育活动中。

妇女节“妈妈真辛苦”之妈妈进课堂;重阳节“爷爷奶奶的故事”之爷爷奶奶进课堂;班级定期举行的“爸爸教师和我做游戏”之爸爸进课堂活动是所有孩子最喜欢的家长课堂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有生龙活虎的体育游戏、生动有趣的科学探究、动手动脑的手工操作等等。各行各业的家长都带来了和自己职业相关的拿手“绝活”,带给孩子广阔、丰富的不同体验。家长志愿者在活动前和老师共同研课、备课,其执着认真的态度也感染着我们每个教师,其设计的活动案例,经过不断的实践研讨和修订,丰富了幼儿园课程资源,提升了幼儿园保教质量。

再如,网络沟通也成为家园共育的重要方式。我们会经常利用网络直接与孩子的父母进行交流,通过网络,父母能十分详细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在园情况。老师会在固定的时间通过qq群、微信圈针对家长们的困惑进行点评,快速地解决家长们束手无策的难题。这样的交流沟通,双方都觉得具体又贴心。而对幼儿而言,在家中能看到老师发来的照片或者视频 ,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这种既时尚又便捷的方式更好地推动了家长工作的开展。 3多方式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除了固定的家长学校渠道传播途径之外,我们又重点做了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培训。 例如,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只有极少数的爸爸参与到幼儿园组织的活动中来,大多数家庭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到妈妈身上,这种现象极易造成孩子智力、心理、性格的不健康,针对此类问题我园及时的开展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专题活动,首先聘请专家向家长们进行专题讲座、通过科学的数据和理论一一阐述爸爸在家庭教育当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其次各班级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聘请重视家庭教育的男家长介绍自己在家中的育儿经验和小窍门,最后请爸爸们走进幼儿园,亲身参与由各班老师精心设计和组织的亲子活动中,这样的专题活动使爸爸们通过亲身体验知道了父亲对教育孩子的重要性,提高了育儿观念、增进了爸爸同幼儿园的联系。

这样有针对性的家长培训深受不同层面家长的喜欢,使条件不同的家长获益匪浅,家长的成长也使幼儿园获益,使家长和幼儿园共同成长。 4细心规划每个活动,突出服务特色。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这句朴实的话体现在家长工作中尤为突出。例如我们每年的新生初入园是家长的焦虑点,怎样让宝宝爱入园,家长放心的让宝宝踏入幼儿园,我们一直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将这项工作做的更加精细并温情,突出了幼儿园的园本特色。

首先,报名前制定招生工作流程,既能符合招生政策,又能满足周边社区家庭的特殊亲情;成立招生小组,其中的每个环节都有专门小组长负责制定计划要求。 其次,充分发挥家长志愿者的作用,提前了解社区内新生资源,进行分类统计;分组入户调查,了解社区内家长幼儿详细情况,正式录取后,通过教师进家门和家长进园门两种形式对新生完成100%访谈,拉近家园距离。

最后,有计划开展亲子课程。入园前一周,幼儿园举行两次主题家长会、一次班会,解决入园前幼儿发展分析、家长困惑、家园配合等问题;入园时通过半个月分批次丰富多彩的主题亲子活动,使孩子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教师有效的个案追踪,帮助入园困难的特殊幼儿顺利入园。 家园共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受益,从而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有效的家园共育活动使家长始终伴随着幼儿共同成长。

所以只要我们的家园共育工作创新一点、细致一点、深入一点,树立家长工作常态化的意识,就能使家园共育收到良好的效果,促进幼儿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1.教育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003年9月 2.周红 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长沙 学前教育研究 2003年第2期 作者简介: 丁元华,女,(1975.1―),本科,青岛市李沧区人,现就职于青岛市李沧区天鹅幼儿园,幼儿园高级教师,近两年以创新幼儿园家长工作为研究方向。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6_49655.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幼儿珠心算教学方法的实践和探索是一门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如果做得好就可以促进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的提高,增加幼儿思维敏捷性,促进幼儿抽象思维发展,为培养良好的...

开拓视野宽思路,增长见识丰内涵——学习学前教育总结开拓视野宽思路 增长见识丰内涵 赴湖南学习学前教育总结报告 学前教育科(200 8、 11、10) 10月17 23日,经教育局党委批准,组织我县乡镇教办分工主任、中心园园长和部分省级示范...

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与途径一、教研问题的由来,我园在探讨家园共育园本化课程的过程中重视把家长作为幼儿园园本优势教育资源,努力挖掘可利用的资源,各班级、各年段都在积极探索亲子教育的内容及形式。在...

家园共育幼小衔接计划幼儿园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做好幼小衔接,帮助幼儿顺利地过渡到小学。 幼儿园实施内容 4月 1、进行走进小学的主题谈话;(已经进行,孩子基本上能明白进入小学的含义。) 2、带幼儿参观...

采用各种渠道,加强家园共育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又是一个学期,经过这个学期各项工作的开展,幼儿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不小的进步,班级面貌又有了新的变化。在这一学期中,我们班级将绘本阅读和 爱 的教育作为班级...

达到家园共育目的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家长不断获取新的教育理念,增进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更好地达到家园共育目的。在11月18日周五上午,我园举...

幼儿种植园地的内涵夸美纽斯最早提出学校创建园艺区的构想,给幼儿提供观察树木和花草机会[1],蒙台梭利、杜威均将园艺作为幼儿身心教育的重要环节,既给予幼儿观察自然变化的机会[2],又可引导幼儿接...

家园共育家园共育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office:office" /> 在幼儿园教育中,家长参与的必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许多幼儿园创造了多种多样让家长...

家园携手,共育幼儿健康成长——家园共育工作交流材料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利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复杂的任务,最完美的教育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在各类教育中,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