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教学方案 → 正文

10以内数的平分的教案

更新:02-10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铁匠奥尔卡]【活动设计】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新课改形式下的这句话成了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也成了幼教界教育理念的一大主流。幼儿不感兴趣的事物,即使我们教师花的心思进行揣摩,那...+阅读

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10以内数组成中所蕴涵的数学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以及分合的有序性,是幼儿园大班开展数组成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 大班数组成教学要强调相关经验的获得和积累,同时重视对各种数学关系的理解,重视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从中探索发现规律,切忌把学习数的组成变成一种死记硬背的过程。

教师在设计大班10以内数组成教学活动时,可参考如下步骤: 1.第一阶段:分与合的经验积累建议选择数量"5"作为幼儿开始学习数的组成的内容,因为5大小适中,而且它可以避免幼儿常规的"平分"思维。教师可以向幼儿提供大量有关5的分合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如"分水果"、"剪贴格纸"、"撒花片"、"分玩具"、"翻片片"、"组成连线"等,使幼儿通过这些活动理解分合的意义及基本的操作规则,如什么是分、什么是分两份,以及记录的内容要与分的结果一样等。

当幼儿积累了相当多的"5的分合"操作经验时,就可引导他们迁移运用5的分合的经验,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完成2~4的分合学习。由于2~4的分合组数均不如5,且幼儿对于分合活动规则已熟悉,因此让他们独立完成学习并不困难。 2.第二阶段:探索发现数的分解规律在幼儿学习5以内数的分合经验基础上,开始学习6的分合时,教师应引导幼儿探索数的分解规律。

首先要引导幼儿探索将一个数分成两份时,如何能穷尽所有的分法,例如5分成两份有4种分法,6分成两份有5种分法……在操作和观察的基础上,再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的分合记录单,发现哪一种方法分得既快又不会遗漏,从而引导幼儿体验分合的有序性。 3.第三阶段:掌握数的分合结构当幼儿已能熟练进行8以内数的分合后,教师要打破幼儿的认知平衡,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组分合的异同点,感知和体验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针对数的组成学习中需处理和解决好的几个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但要明确每个阶段的重点和幼儿需要积累的相应经验,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个阶段应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每个阶段应提供何种适宜的教学具帮助幼儿理解其中的数学关系: (l)当幼儿不理解什么是分两份时,教师可采用情景演示法,运用一些实物和幼儿一起进行分合活动,帮助幼儿理解什么叫分,什么叫分两份,充分体验分和合的过程,体验数的可分性。

由于幼儿已有平均分的经验,为了避免干扰,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不易进行平分的物品,如图书、长毛绒玩具等进行操作。以游戏"分书"、"分皮琼"的形式为例,在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手中的物品及数量的同时,让幼儿思考将5个皮球分成两份的分法,再分别邀请两名幼儿根据各自的办法演示分合过程,并鼓励幼儿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分球的分合过程。

(2)当幼儿在一次操作活动中不能做到取一定数量(总数)的物体分两份时,教师可在分物板上为每个幼儿提供两个人物或动物形象,使"分两份"的要求具体形象;然后,边请幼儿按要求操作尝试,边在绒板上进行演示,强调先要取总数,然后再分,帮助幼儿明确规则,体验总数与两个部分数的关系。 (3)在幼儿多次活动后,当教师发现一部分幼儿对分合活动规则仍不很清楚时,教师应在幼儿完成小组活动后,展示几份存在不同问题的分合记录,引导幼儿观察,通过逐条对照规则检验,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改正意见,使分合的规则在此过程中得以明确、强化。

(4)当幼儿在某个数的分合活动中不能穷尽所有结果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操作活动,如分玩具、分花片、分水果、分豆子等,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探索,积累丰富的相关经验。在幼儿进行多次操作活动后,展示3~4名幼儿的作业,通过强调分合规则,引导幼儿共同观察、讨论,找出遗漏和重复,并分析不同的答案。 (5)当大部分幼儿已能穷尽数的所有分法时,教师应在评价活动中,展示部分幼儿的作业,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尝试将无序的分合记录调整成有序的分合记录。

(6)当幼儿对某些活动不感兴趣时,教师应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原因,适时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如将"分玩具"、"分水果"等游戏内容和操作材料更换成"剪方格"、"翻片片"或"按特征分类并记录",促进其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丰富相关的数学经验。 (7)当多数幼儿在多次分合活动中,既能穷尽所有分法,又能反映不同的分合顺序时,教师应在评价活动时,展示部分幼儿的作业,以"谁的分合最容易记住"为话题,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体验分合的有序性,观察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关系。

(8)当多数幼儿在分合活动中能注意到进行有序的分合时,教师应启发和鼓励幼儿用符号记录,并表达自己所寻找发现的相像的分合式,同时肯定幼儿的创造,让幼儿进一步体验互换关系。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28_38553.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中位数众数教案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mode). 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次数的考察, 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

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构想及目标 创设一个模拟录制《开门大吉》节目的情境,共设五扇门。每一扇门之后都是本节课的知识,同时每一扇门又是相互联系的,环环相扣。让学生在“开门”的过程中学到知...

2000年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音乐在空中回荡【教学内容】 1、吹奏两首乐曲《音乐在空中回荡》、《欢乐颂》 2、学习和弦知识 【教学目标】 1、在实际吹奏练习中,用心聆听、体验和弦带来的丰富的音乐色彩,从而更多地了解...

急需人教版小学四年级8册第四课水上音乐的说课教案教学目标: 课外听到《水上音乐》时,能说出作品的标题,知道这首作品为德国作曲家亨德尔所作。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水上音乐》这部作品和作者亨德尔。 2、感受《水上音乐》第...

四年级教案人音版第八册第一课手挽手人音版第八册音乐教案全集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人音版音乐教案 第一课 手挽手 《拍手拍手》 《阳光牵着我的手》 《祝你快乐》 《彩桥架到台湾岛》 第二课 快乐的舞蹈 《我和提...

谁能帮我想个小学音乐教案四年级的然后歌名是牧场上的家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能力目标: 用正确的声音演唱歌曲,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自学能力以...

综合实践教案遇到危险怎么办二、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潜在的危险,掌握科学的防范方法,增强安全意识。 2、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危险事故的原因,探讨如何减少危险事故,培养...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遇到危险怎么办教案第一课时:危险在哪里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危险,知道最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 2、远离危险,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健康安全地成长。 3、学会用眼睛观察生活,用...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遇到危险怎么办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护意识。 2、教会幼儿一些必要的自护方法,并能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