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教学论文 → 正文

音乐游戏书的音乐语言解读

更新:09-22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从几个难忘的数据解读教师的幸福感——察苏苑实验小学]看到行政交上来的一份份详实的关于我校教师队伍现状的报告,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成为我现阶段工作的重点。我们的老师每天忙忙碌碌,但是能够体验到幸福感的却不是很多。我不竟要...+阅读

幼儿阶段,音乐教育的重点是审美能力培养。审美能力可以从低到高分为几个层次: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内在的情感培养以及审美理解力的提高。而音乐能够通过审美活动让儿童在体验中反思,转化为自觉意识领域中的理性层次,来指导现实意识,完成自我,焕发生命。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儿童得首先直接感知“音乐语言”,要达到敏锐,就需要多熟悉多接触;在熟悉“音乐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接下来,充分地理解“音乐语言”,使之得以内化,并与内在的情感经验相融和;最终升华“音乐语言”,审美理解力能够上升为理性的思考,指导现实意识。我们可以发现,审美能力阶梯性地提升的过程中,“音乐语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说过,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通常是以人群中包含多少文盲的数目来衡量的,当然这不是惟一的尺度,一个会读写的人仍然可能是无知的。但是一个不具有教育基础的人、一个根本不会读写的人,甚至意味着难以走上通向教育的道路,音乐也是一样。所以说,能够真正引领儿童进入音乐的大门的是“音乐语言”。

对于幼儿来说认知音乐符号化语言并不是必须的,但是如果没有任何的铺垫,日后这种抽象的音乐符号系统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门不熟悉的外语。所以,为消除对乐谱——音乐符号化语言的神秘感,教育者让孩子先接触音乐的形象化语言,然后有准备地来掌握音乐符号化语言。根据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幼儿三岁以后即进入“影像表征”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已能够透过心理象征来表示未在眼前出现的事物。音乐活动中幼儿会将手鼓想象成月亮的象征、将呼啦圈来玩动作模仿游戏。由于图画和影像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因此,教育者应该儿童音乐游戏书来作为媒介让儿童熟悉理解音乐语言。以下借助《快乐音符儿童潜能开发课程》的《幼儿用书》部分案例,来解读儿童游戏书中的音乐语言。

◎音乐的节奏

节奏在音乐中是最活跃的元素,因而也是最明显,它与终因与、呼吸节奏和节拍,表现出或紧张或松弛地交替运动;节奏也是音乐中最原始和最基本的要素,它能使人歇斯底里,也能使人甜美入睡。音乐中,节奏是比音高更容易被幼儿感觉。节奏是体验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它充满生命、感情和意义,决不仅仅是一种数学关系。应鼓励幼儿从实际的音乐中获得对节奏的印象、经验,逐步形成节奏的内心感觉。如,小班《小马》中模仿小马走路的声音“ta ta ”的单音节象声词等,然后逐渐增加“titi ta”。幼儿能够独立、稳定地表现节拍之后,就逐渐地会发现图画中有的小马蹄里画一个圆点,表示音乐中有的拍里有一个声音;图画中有的小马蹄里画两个圆点,表示有的拍里有两个声音。单一图形对应单一的象声词,比歌词更容易使幼儿感觉这个节奏变化的现象。(详见图1:小班幼儿用书《小马》)

小班幼儿用书《小马》)

另外,感知节奏与节拍,在稳定拍的基础上进行说歌谣练习。教师边有规律地做声势,边借助儿童游戏书中的图片朗诵歌谣。然后儿童边朗诵歌谣边拍腿、拍手,做稳定的律动,或是根据图画中歌谣的内容设计游戏动作。如,中班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大一点的雨点表示3/4拍的强拍,小一点的雨点表示弱拍。儿童可以边点雨点边有节奏地读歌词,这样,手里点的是节拍,而口中读的是节奏,从而来分离节奏,在比较中理解节奏与节拍的关系。另外,通过贴图游戏让儿童找出强拍的雨点,在视觉与听觉、说与唱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儿童会更准确理解音乐中的语言,并能敏锐地感知音乐中的节奏变化。

(详见图2:中班《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幼儿用书)

中班《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幼儿用书

总之要通过多感官参与带给儿童生动有趣的节奏经验,使他们在理解音乐节奏语言时,能够身体、心灵与情感合而为一,在收放自如中领悟到节奏的真正涵义。

[1] [2] [3] [下一页]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29_8298.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巧设问题解读文本通过提问的方式内化语言知识及运用所学知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形式之一。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的方式、角度不同,效果也往往不一样。课堂提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巧。...

语言教育在音乐活动中的渗透读《论幼儿语言学习的双重性与语言教育的多领域渗透》有感 园教科室推荐了文章《论幼儿语言学习的双重性与语言教育的多领域渗透》,阅读后,感触较深的就是语言领域在音乐活动...

观察——解读宝宝一百种语言的金钥匙新区梅村中心幼儿园 姚丽娟 214112 镜头一: 一凡跪在地毯上,手里拿着一个瓶子.他眉头紧皱,龇牙咧嘴,用尽全身力气,直至身体都发抖了,嘴里还大声地嚷着: 哎哟,哎哟----- 镜头...

小班音乐活动《春天歌》说课稿河南省济源市下冶镇第二中心小学幼儿园 聂元珍 一、说教材 《春天歌》是小班下册幼儿多元能力探索课程艺术课的第一课,教材由一副美丽的春天图画和一首欢快活泼的四二拍儿童...

对如何有效解读和运用教材的个人几点看法在教学中如何有效解读和运用教材,关键是要做到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小学音乐教材,因为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只有刻苦地对教材进行钻研,才能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明确编者的编辑意图...

苏教版教材“小数乘法和除法”内容解读与教学建议小数乘法和除法 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连同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构成了 数的认识及其运算 内容序列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板块。...

作为语文文本的儿童文学如何解读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意识,你解读的是一篇文学作品,而并非一份社会档案或世情报告。 不将一篇文学作品当文学作品来解读,这在中国的语文课堂上,已成司空见惯的常...

科学素养目标解读(一) 家庭实验室 项目介绍,杭州市T小学自2009学年开始,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更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探究的能力,围绕 激发动机、激活兴趣、激励创新 的理...

利用生活化的音乐语言,让学生理解音乐音乐是人类通用的语言,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似乎是难以捉摸的。所以我们要运用一些生活化的音乐语言,让学生理解音乐,从而喜爱音乐。 例如,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乐曲《动物狂欢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