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评语心得 → 正文

精心预设,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数学青年教师课题

更新:10-22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课题论文:以人为本,凸现互动的人性]江苏武进 潘红霞风靡世界的意大利瑞吉欧艾米利亚出版的《儿童的百种语言》一书中谈到教师角色时,曾运用了一句形象的比喻- 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 ,这句话表达了师幼关系间的深...+阅读

(教科室主任) :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一个好的问题,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而且能给学生的探究提供方向和动力。一堂课是否有效,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设计的问题是否有效。然而一个好的问题不是教师信手拈来的,它往往需要老师的精心预设。那么如何才能使问题设计更加有效性呢? ,现在就请各位老师就此话题 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做法。

胡良梅(教研组长)的确,有许多问题是需要预设的,一是用来开展活动的大问题,课堂教学的进程往往要围绕这些问题来展开。二是活动过程中的小问题,则需要教师课前更多的精心预设。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出发幼儿教育m.smtxjs.

,我们要设计 大问题 ,即要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 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不仅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表面上看似热闹的课堂气氛,还会导致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不过,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出发,我们还要善于设计恰当的问题空间,即要有一定的指向。当有了探索空间的大问题后,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设计要能引领学生进行有效思维的小问题。学生的思维启动了,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给学生提供 到位 而不 越位 的帮助,随时处理探究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充分利用探究学习中产生的教学资源,给学生的思维加速,即结合学习过程,通过恰当的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冯遵纪:胡老师将问题的设计分为促进活动展开的大问题及活动过程中的小问题,使我们对于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我认为问题的设计还应具有趣味性和开放性。趣味性就是要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以创造生动活泼的情境,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主动地思考。开放性就是教师所提的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不是唯一的,学生回答这类问题时,需要综合利用各种知识,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潘修銮:此外,问题设计一定要明确具体、有针对性,因为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方向,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个问题都要有针对性,要有思考价值,不能太宽泛。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时,教师出示一幅情境图并提问 :请同学们看屏幕,说说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谓 丰富多彩 ,可就是没有同学发现图里的数学信息。如果把问题改为:从图中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学生会更明确些。

李辉:刚才三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对 有效问题 的特征做了深刻的剖析,为我们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指明了方向,然而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虽然案例很多

,但过程大致如下:(1)复习已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2)启发学生想办法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

(3)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等形式,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这一过程较传统的教师讲清楚,学生听 明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可细细思考,里面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1)在问题提出前复习旧知,学生有认知的需要吗?是否应考虑问题提出的时机?

(2) 你能借鉴以前推导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自己设计一种方案,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吗? 表面上看以学生为主体,实际上是暗示学生可以用以前的方法来推导。表面上的尊重掩盖不住实质上的 牵引 ,这样设计又有多大的探索空间呢?(3)这种教学是假定学生事先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全然不知的状态下进行设计的,事实上学生的知识状态和起点是不同的,如果有的学生已经知道了,再让其去操作、发现,学生又有多少兴趣呢?因此,问题设计还应考虑学生的知识起点。

杨蕴玉:刚才李主任剖析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要提高问题预设的有效性,首先要关注学情,了解知识的生长点。 学情 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差异,及对新知的了解情况,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因此预设问题时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用 童心 去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怀着 童心 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课前谈话或导入环节可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了解学生具备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明确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点拨。这样,才能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下,有效引领学生向 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迈进。

张景:我非常赞同杨老师的观点,每节课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数学现实进入课堂的,因此问题设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不拘泥于教材,不照本宣科,例如我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是这样设计问题的:教师先演示一天中,时针在钟面上走两圈的过程,第一圈从半夜12时 中午12时(用蓝色彩条标出)第二圈从中午12时 半夜12时(用红色彩条标上接在后边),这样就出现了两圈一模一样的数字,然后提问: 如果我要你们从中找出5时,你们知道是要找哪个5时吗,要找9时呢?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后

,教师继续提问: 下午2时改成13时,你是怎么想的,下午2时呢?晚上7时呢?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 这些问题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智力水平的基础上预设的,巧妙地将问题设在新知识的生长点上,通过设疑激起矛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陈大锋:有效的课堂提问还要考虑到怎么问。并非所有提问都是有益的、有效的。应避免使用 是不是 、 对不对 等简单、呆板、机械的语言,更不能用质问的口气,这样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达不到提问的目的。经验表明,提问要求简明扼要恰如其分,所给的问题要具有思考的价值,词句要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含义,要便于学生理解,不用空洞的语言,切忌大而空或细而浅。 徒劳的提问 表现为:目标不明确;零碎、不系统;用语不妥,意思不明;不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没有间隔和停顿等。

杨兴春:问题既可以由老师提出,也可以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如在教学 工程问题时 ,先让学生做这样的问题, 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独修要10天完成,乙队独修要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完成? 学生根据题意和经验,很快列出算式,而后教师将条件 30千米 改为: 60千米 、 90千米 等,问题不变。先让学生猜测,但当学生计算后却发现结果出乎意料,这便形成了最佳的问题情境,逼着学生提出 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呢? 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衡锋(教导主任):刚才几位老师就如何有效预设提出了自己观点和做法,但我们知道无论课前教师对问题做多么全面、周密的预设,在教学中还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能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当出现非预设性问题时,教师应敏锐抓住闪光点,恰当地运用追问或补问以展现学生的真实想法, 凸显创新思维,让学生能走多远走多远。如我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时,在学生交流汇报时,一生说: 长方体有24条棱 ,很多学生反驳,并按一定的顺序数出12条棱,该生意识到错误后坐下了。我并没有因此而结束,补问了一句: 你是怎样想的? 该生说: 我原来认为长方体6个面,每个面是4条边,4 6=24条。 (该生不好意思)我又追问一句:他讲的好象有道理,可为什么长方体却只有12条棱呢?班里顿时出现了短暂的安静。继而有的学生说: 我明白了因为在六个面相交时,两条边重合成一条棱,因此应该用边的总数再除以2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教师的适时补问,创造了一个连老师也意想不到的公式,凸多边体棱长个数=边数之和 2。因此教师教学时对非预设生成的问题要灵活处理

,要善于发现其中合理因素,并加以引燃、放大,定会给课堂带来一份意外的惊喜。

聂艳军(特级教师,邳州市教研员)刚才,大家就 问题设计 的有效性发表了许多富有借鉴性的观点。我们知道问题是数学的起点,数学教学的实质就是围绕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再提出问题 这一过程展开的。因此我们应弄清什么是 问题 , 问题从哪里来 等一些问题。

所谓问题是指学生面临着某种他所不认识的东西,又不能应用某种典范的解法去解决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不但要有新颖性,而且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问题的思维含量要有一定的度,一般来讲这个度应高于个人思维能力水平而低于小组的集体智慧,要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即让学生通过付出后能够解决。

问题从何而来?我认为数学问题可以来自现实生活,亦可来自数学内部。数学教材呈现的大多是静态的知识体系,要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这些数学知识、技能,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要善于把书本内容转化成适合学生课堂研究的问题。

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要适量,问题不宜太多、太碎,太多太碎就有牵着学生走之嫌。要以最少的问题让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比如 梯形面积 一课 设计成这样四个问题就比较好:(1)梯形面积公式你已经知道吗?(2)利用手中的梯形拼一拼、画一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3)你能提出哪些研究方案。(4)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来验证。学生在以上问题的引领下,创造力得到了发挥,思维得到了发展,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

刚才杨老师谈到了问题情境,我非常赞同。一个好教师不但要善于预设问题,更要善于预设问题情境。学生课堂上研究的问题不一定完全来自教师,还可以来自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圆的认识》这一课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情境。师:通过六年数学学习你最大感受就是数学源于生活。出示图片

,一个水桶,自行车轮,下水井盖等,然后提问:你发现这几幅图有什么共同点?这仅是一种巧合吗?仅仅是为了美观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这里有什么奥妙呢?学生的问题意识会更强。此外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更要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在一节课临结束时要给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反思、质疑,看看有没有新的问题发现,如《年、月、日》教学时在课尾通过学生提问,学生提出了 为什么四年一闰? 、 为什么二月份的天数这么少? 等问题,这样就能把学生从有限的课堂学习引向无限的课外探究,让学生走得更远。

李辉:聂老师的精彩发言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问题的设计要适量、适度、要有趣味性,并以最少的问题让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反思、争取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真实、有效。

感谢各位参与今天话题讨论。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0_11638.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让教师们走入小课题的研究:开口要小,切入要深最近,我又参加了一个北仑中学组织的关于《走入小课题研究》的会议,对于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来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在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不仅要求教师站着能够说...

今天,教师应怎样预设活动“”今天,教师应怎样预设活动课程指南明确指出:“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是幼儿园课程形式的主要方式。”生成活动的提出,是二期课改的一个亮点。但我们在平时操作中比较重视生成...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并行不悖预设是教师在课前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而生成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只有重视生成,教师的课堂教...

课题整理随想趁这两天周末,我开始着手整理自己的数学课题报告,材料很多很杂,包括了我从06年到09年三年多的有关幼儿数学教育方面的教案、随笔、论文等等。在整理和修改这些材料的时候,三年多...

市美术子课题“美术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一、前期状况: 上学期末,我园根据《纲要》中绘画活动的目标制定了大、中、小三个年龄段幼儿绘画的测评工具,对幼儿绘画作品进行测查,并且保留了所有作品,留待以后验证研究成果。...

关注孩子的兴趣点,改变教师的预设新场镇幼儿园 陶星 热闹的国庆,五彩的节日,愉快的 十一 长假,神舟6号的成功发射 让我们大班的 我是中国人 这一主题活动开展的既丰富又有意义。这个主题活动的进行时间比较长,孩...

《在教研活动中提高教师反思性能力提高的研究》课题随着幼儿园《在教研活动中提高教师反思性能力提高的研究》这一课题的深入开展,在实施 实践+反思 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过程中,我们对老师提出 四有四做 的要求,即 有一双敏锐的眼...

托班绘本课题小结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娄东中心幼儿园 梅雨 《纲要》中为我们提出: 把阅读纳入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

贯穿课题促进教师成长一、组员情况:本学期我们大班教研组由3个班级组成,教师8位,其中四位是原大班组的组员。沈佳宜老师和潘琳老师搭班已经有了相当的默契,美术教研组组长张红老师与两位青年教师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