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教学方案 → 正文

小班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更新:03-16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小班语言活动《想长脚的石头》课后反思]一、设计意图:石头是一种十分容易获取的教育资源,我们在多次活动中都使用过它,在活动中幼儿尝试了给石头装饰,用石头印画等。通过活动,幼儿萌生了对石头的兴趣,在这基础上让幼儿倾...+阅读

一、主题产生 今天天气骤变,马有成一早来到幼儿园,刚走进盥洗室,就大声叫起来: 老师,你快来看呀,玻璃上有冰花,真漂亮。 其他幼儿听到马有成的话后,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韩业达: 玻璃上的冰花真像礼花。

韩舒宁: 我看像一朵朵的菊花。

李小鹏: 我家的窗上也有冰花,还有马路的地上也有冰花。

马佳奕: 我家的窗户上没有冰花。

历筱厉: 哎,真奇怪,为什么教室玻璃上没有冰花,而盥洗室玻璃上有冰花?

孩子们议论的非常热烈。 玻璃上的冰花 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时机捕捉者,首先敏锐的捕捉到幼儿的兴趣所在――渴望了解冰花的秘密,同时,迅速判断出生成冰花这一探索活动的价值和可能性:一是正逢冬季,冰花是冬季的一个主要特征,幼儿易搜集有关信息;二是对于冰花幼儿有感性认识,有必要对幼儿进行相关的认知经验的丰富;三是通过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关注以及探索的欲望。

鉴于此,有关 玻璃上的冰花 主题产生了。

二、主题实施

1、了解幼儿对冰花的已有经验

教师: 你们知道冰花是从哪里来的吗?

马有成: 因为冬天天气太冷了,所以有冰花。

韩业达: 冬天到了就有冰花,还下雪呢?

教师; 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冰花? 韩舒宁: 电视上有许多好看的冰,还能滑冰。

史丽媛: 我家的玻璃上也有冰花。

崔鹏: 冰箱里也有冰。

邱月: 妈妈说南极很冷,有很厚的冰。

马佳奕: 我家没有冰花。

教师: 为什么有的玻璃上有冰花,有的玻璃上没有冰花。

马佳奕: 因为我家有暖气,暖和,所以没有冰花。

李小鹏: 有太阳的地方没有冰花,没有太阳的地方有冰花。

2、探索冰花的变化,激发幼儿深入探索欲望

我请幼儿及时关注盥洗室玻璃上冰花的变化。快到中午,马有成来 报告 玻璃上的冰花变淡了,有的地方没有冰花;起床后,有的幼儿来报告他们的发现: 玻璃上的冰花不见了 。

我请幼儿讨论: 为什么冰花不见了? 马有成说: 因为教室里开空调,屋里暖和,所以玻璃上的冰花不见了。 那怎样才能使冰花永远在玻璃上不变呢? 我给幼儿提出新的问题。

孩子们开动小脑筋,大胆讲述自己所想的办法,李小鹏: 天气冷,不出太阳,玻璃上的冰花就不变。 韩业达: 冰花放在冰箱里就冻住了,不变了。 我并没有肯定或否定幼儿的答案,而是鼓励他们通过各种方法去验证自己的答案。

分页标题

3、实验验证

针对幼儿对冰花的兴趣,先请幼儿讨论什么地方可以冻冰花?有的说: 冰箱里可以冻冰花。 有的说: 院子里可以冻冰花。 有的说: 教室里可以冻冰花。 他们讨论的非常热烈。于是我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冰花,有的幼儿选择在室外,有的幼儿选择在室内,有的幼儿选择放在家里的冰箱里。第二天,他们发现,室外和冰箱里的冰花冻好了,而室内的冰花还是水,我请幼儿分析原因,使幼儿知道水遇冷能结成冰的道理。

接着,我又引导幼儿做实验,把冰花放在不同的地方,看看冰花有什么变化,孩子们发现放在室内的冰花很快化了,而放在室外的冰花没有化,实验结果告诉幼儿:冰遇热会化成水。

4、表征

幼儿通过探索、实验、交流,对冰花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师鼓励幼儿用多种表征手段进行记录,马佳奕小朋友画了两块玻璃,一块玻璃上方画了几条斜线,代表北风爷爷,玻璃上画有漂亮的冰花;一块玻璃上方画了太阳,玻璃上画有一串串水珠 由于小班幼儿受绘画技能的制约,他们将自己的表征图讲述出来,教师帮助他们一一记录了下来,从而巩固强化了幼儿对冰花的认知经验。

三、反思

幼儿对周围的环境充满好奇,冰花作为冬天的一个自然现象,深深地吸引了幼儿,幼儿对冰花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孩子探索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抓住幼儿的兴趣及需求,组织幼儿讨论实验对比,让幼儿在具体操作中获得有关冰花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由于活动符合幼儿的兴趣及需要,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极高,在活动中思维活跃,积极探索,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通过探索,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又拓宽了新的认知经验,这正是落实了《纲要》提出的:教育内容既要考虑幼儿已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社会经验。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28_1743.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小班科学活动课《有趣的冰》说课稿说教材: 冰是幼儿生活中常见并接触过得物质,幼儿很喜欢玩水玩冰。在玩冰中幼儿不仅充分享受玩冰的乐趣,而且能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幼儿对冰的认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不断...

小班语言《谁吃了我的粥太仓市娄东中心幼儿园 学目标,说设计 第二轮 学一学,写一写 活动 题目:谁吃了我的粥 选题 绘本《谁吃了我的粥?》讲述的是一个非常温馨与风趣的故事。小熊不喜欢吃粥,妈妈对他说...

小班语言《逗蚂蚁》的摩课教学探讨在教研组的活动安排下,我选择了小班语言《逗蚂蚁》作为本次 行为跟进式 教学内容,进行了两次的摩课教学探讨,努力尝试不断更新,不断探索。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幼儿以自我为中心...

小班第二学期语言案例《小草醒来了》设计意图:《小草醒来了》选自小班第二学期的主题教学活动。是一篇充满童趣、拟人化叙事散文,诗歌篇幅短小、浅显易懂、以三组重复的对话出现,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学习和理解。散文...

小班语言活动《瓜娃娃》课后反思10月8日星期四上午我根据主题《好吃的水果》执教了一节小班语言活动《瓜娃娃》。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适合刚入园不久的孩子进行学习。 活动简单分为两大类:观看手偶表演、...

小班语言活动《啪啦啪啦——砰》反思本次活动是小班的一节语言活动,我将活动的目标定位在1.仔细观察画面内容,大胆讲述小鼹鼠找东西的故事情节。2.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对生长在地底下的动植物感兴趣。在《指南》中,针...

小班语言教学实践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问题,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方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正是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发展和传递的。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

小班语言活动《好饿的小蛇》回应方面的观察纪录教研组最近进行了建构有效的课堂语言教学的研讨,由沈老师上了《好饿的小蛇》小班语言活动,她是一位非常有灵性的年轻老师,第一次磨课主要针对活动的目标、环节设计是否合理进行...

小班下册语言游戏教案《爱唱歌的大恐龙》活动目标:1.学习仔细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声音太大会影响别人,学习控制自己的声音。 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第六号。 2.画一个禁止大嗓门标志:在张大的嘴巴上打个 。 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