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百科 → 宝宝知识 → 正文

人教版三册《我要的是葫芦》听课反思

更新:03-17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人教版三上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 奇怪 等18个词语。 2、通过人物对话的理解感悟,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教学难点:从对话中感受...+阅读

陈老师与朱老师的课就像两股风,一股是温柔的风,一股是清新的风。不管哪股风,吹在身上都是很舒服的。在两位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也得到了不少启发,学到了不少知识。

陈老师在教学时,给学生看小葫芦的图片入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课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阅读中间两段感悟理解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学习字词方法多,学得扎实。

学习第一段时,一句话统领了整段,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小葫芦长得可爱?在此基础上教师顺势引出更喜欢葫芦的人是种葫芦的人。

学习第四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惋惜、难过。在惋惜难过之时提出新的问题。小葫芦为什么会慢慢变黄而且一个一个都落了呢?使他们对下面的学习充满了期盼,再一次激发他们继续学习课文的兴趣。对新提出的问题请小朋友在第

二、三自然段中寻找答案。在这一环节中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让学生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说的过程中思考领悟到葫芦的叶子与葫芦之间的密切联系,突破难点。

整堂课陈老师精神饱满,学习学得认真。但是陈老师有时过于急,提出一个问题应该给学生留更多的思考时间,这样回答问题的质量会更高些。

朱老师教学开始就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尝试这个道理,开门见山地向孩子们提问他们熟知的糖和醋的味道,引出 甜的 和 酸的 并板书,紧接着问孩子 你是怎么知道的? 初知道理,并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埋下伏笔。这个设计很巧妙。

在字词教学时顺序有点倒过来,读得也少,导致后面的认识存在问题,有些同学就不会认了。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朱老师让学生体验小狐狸的角色,问问小狐狸在葡萄架下干什么,并让学生演一演小狐狸在葡萄架下转来转去动脑筋想办法的样子。学生在做动作的过程中,体会到葡萄架的高,体会到狐狸摘葡萄的辛苦,体会狐狸想吃葡萄的急切心情,这环节设计得比较好,而且朱老师没有刻意地让学生体会出狐狸不想给别人吃葡萄的坏心眼,而是一种自我安慰。这样的设计比较人性化。但朱老师在字词教学中,时间化的少了些,再多给一点时间,孩子们学得会更扎实。

总之,陈老师与朱老师的课各有特色,各有亮点。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9_18294.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你会记听课笔记吗经常会去听课,也积累了不少的听课笔记,最近要写一篇教案,想到正好以前听过同样的课,于是找到那节课的听课记录,可看着当时龙飞凤舞的字体和写得有些杂乱的过程让我直犯迷糊,真后悔...

低段语文《四季》的听课点评上周五,教研组内迎来了本学期的第一次课堂研讨活动,有幸听取了一节语文课,内容是一年级的课文《四季》。这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执教的老师准备的十分充分,课堂上学习到了许多。 由...

姚老师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听课有感12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太仓市第一期电子白板公开展示活动,听了三位数学老师的电子白板展示课,受益匪浅。下面就其中姚老师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导入环...

《分数的意义》听课记录学校里每年都举行教学比武,有一年抽到的是《分数的意义》,虽然只有半天时间准备,但我丝毫不担心,因为这一课是比较典型的课,网上参考教案与课件比比皆是,再者我已经听过师父执教的...

淳朴自然的课堂《孔子拜师》听课反思《孔子拜师》曾经在去年听过,当时就觉得这篇课文挺难的,特别是一些词语的理解,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 深奥 ,怎么把难理解的词语进行深入浅出的教学,可能这也就是课文的重点和难...

《恐龙的灭绝》第一课时听课记录这次金华展示的十二堂课中,只有一位男教师。的确,在我们低段中很少有男教师的身影。这是位来自杭州市江干区九堡中心小学的倪锋明老师,他所带来的是二年级下册第31课《恐龙的灭...

五上《慈母情深》听课有感也许是机缘凑巧吧,我这个低段语文老师连着听了两节高段的语文课 (五上的《慈母情深》和六上的《伯牙绝弦》),真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主要是对教材的的陌生,使我成了所谓的 门外汉...

人教版五上《桂花雨》教学设计一、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 1.同学们,我们说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令人难忘的。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场奇妙的 《桂花雨》。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六上《圆的认识》听课反思今天听了沈老师的《圆的认识》,这是一堂扎扎实实的课,我感觉仿佛我也是学生置身于课堂中,不敢开小差,认真的倾听每一个环节。下面从几个方面说说我的感受: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